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图说深圳史 | 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是主要中转站

2024-03-19 09:46 来源:宝安湾

钟二毛

 

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深圳所在的宝安县,一直是抗战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地点。

 

1938年12月2日、1939年1月1日,作为东江纵队前身的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先后成立,宝安县均包括其中。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1942年1月,中共南方工委在阳台山根据地白石龙村(位于今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成立广东军政委员会,并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宝安大队成立,并成为4个地方大队之一。宝安大队主要活动于宝安的布吉、龙华地区,与主力大队配合,多次打击日、伪、顽军,配合东莞部队,粉碎日军的“万人扫荡”,击退日军对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强力围攻。1941年11月,日军进攻香港。宝安大队大队长曾鸿文奉命率短枪队进入新界元朗地区活动,并与占据新界大帽山的土匪谈判,迫使土匪“让”出了大帽山。宝安大队就在这一带建立据点,很快发展到几十人。他们发动群众,打击小股日军,惩治汉奸,打通了从九龙青山道经九华径、荃湾、大帽山,到元朗十八乡进入宝安县阳台山根据地这条便捷又安全的交通线,为后来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奠定基础。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当时,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等人在内的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处境十分危险。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多次急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转移出来,护送到安全地带。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文化名人大营救”制定了东、中、西三条撤退路线。东线,从香港岛坐渔船出发,途经长洲岛、葵涌,撤至沙鱼涌(今深圳市大鹏新区)或者海陆丰地区,再步行到游击区;西线,由香港岛坐渔船偷渡至澳门,再转移至台山、斗门一带;中线,从香港岛坐船到九龙,接着从荃湾走青山道,在翻越900多米高的大帽山后,到达落马洲,然后渡过大鹏湾,最后落脚抗日根据地白石龙村,前后行程约50公里。中线是转移人员最多、也是行程最艰难的路线。

 

1942年1月9日下午,邹韬奋、茅盾夫妇等20多人作为第一批撤离人员,打扮成难民,混在逃难的人群里,长途跋涉百余里,最终抵达白石龙村。为防止行踪暴露,茅盾等人又被游击队员转移到附近山林的草棚里暂时安顿下来。草棚里既不能生火烧饭,也没有热水洗澡。许多人身上长了虱子,文化名人们戏称为“革命的虫子”。短不到一周,长则四个月后,脱险后的文化名人便朝惠州方向前行。在惠州停留两天后,再度启程,乘船沿东江北上,前往水陆交通均十分方便的老隆(今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到了老隆后,有两条转移线:一条是老隆—兴梅—大埔—闽西南,一条是老隆—曲江(韶关)—衡阳—桂林(后往重庆)。

 

从1942年年初开始,历时四个多月,千名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家眷、国际友人,在东江纵队战士的护送下从香港神奇地“人间蒸发”,无一人牺牲,无一人被捕,创造了历史奇迹。此次大营救,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意义深远,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如今,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设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老村1号。

 

(作者系作家、编剧、导演)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