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光明区启动全民全生命 周期健康管理计划

2024-06-28 08:40 来源:宝安湾

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文 李立治/图

 

6月27日,光明区启动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彭婧婷,深圳市保健办副主任郑鹏,光明区领导李兴亮、王崇峰,以及17家市属医院、2家区属医院、6家金融机构、21家企业、4家科研机构等单位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等26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

 

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启动仪式。

 

活动介绍了《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并为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及基地授牌。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专家和企业优秀代表分享了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据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光明区正式发布《计划》,推动“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走向“以健康为中心”,结合实际加快建设“健康光明”,打造全民健康新高地。

 

启动仪式上,邱浩航在致辞时表示,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守护人民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在光明区推动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推进更高水平健康光明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将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健康服务。《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健康管理,更加注重预防、体检、早筛,更加注重健康生活知识的科普、健康生活理念的养成,努力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计划》提供全民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全区120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实现全面覆盖,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重病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计划》构建多元共建体系,通过政府统筹,联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动员每个市民积极参与到计划中来。《计划》打造开放共享生态,促进“医产学研”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希望通过《计划》的实施,为“健康中国”、“健康深圳”建设提供实践、探索路径、贡献力量。

 

林汉城表示,光明区通过整合健康资源,突出光明特色,为居民提供科学精准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为深圳深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借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是《计划》首批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基地。该院院长何裕隆表示,医院将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相关新闻

健康理念由以“治”为主到以“防”为主

《健康管理计划》落实“三个一”主要任务

 

《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的实施将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健康理念由以“治”为主到以“防”为主的转变。落实“三个一”主要任务——“搭建一个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成一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成一个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为居民提供从备孕到生命终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搭建一个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成立光明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及服务基地,为居民提供科普宣传、疾病早筛、健康管理等服务。在体检费用负担上,政府补贴一些,医疗机构让利一些,居民再负担一点,实实在在降低体检费用,让居民切实享受到优惠的体检服务。对于残疾人、失能人员、贫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平台可提供相应的体检保障。

 

建成一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通过“一纵一横”提供全周期及全人群的健康服务保障。“纵”向维度上,开展“妇幼、青少年、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四大健康行动;“横”向维度上,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程”“肿瘤防治工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程”等十大工程,落实覆盖全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

 

建成一个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通过该系统实现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为居民提供“一人一档”的电子健康档案,推动电子病历与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详细解读

“四大行动”“十大工程”建设健康光明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保障是民生之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光明区率先发布《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推动“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走向“以健康为中心”,结合光明实际加快建设“健康光明”,从备孕到生命终点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筑牢坚实卫生健康基础。

 

四大行动

做优覆盖全周期的健康行动

 

《计划》以人为本,将维护人民健康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保证全民平等参与和享受健康权利,搭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全民健康体检,让孕产妇、儿童、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可享受定期体检。以政府、医疗机构、个人三方费用分担的方式,让更多的劳动年龄人口能够享受体检服务,如残疾人、失能人员、贫困人员等特殊群体也能获得体检保障。

 

《计划》推出覆盖全周期的四大健康行动,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开展妇幼健康“守护行动”——妇女可接受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HPV疫苗接种、更年期保健等服务,孕产妇可获得抑郁筛查与干预、家庭个性化产房病房和产后访视服务;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病种越来越丰富,患重大疾病或危急重症的儿童能得到妥善救治。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越来越完善,推进36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筛查、诊断、治疗等全程服务。

 

开展青少年健康“呵护行动”——扎实做好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侧弯、贫血等学生常见病防控。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在校吃到营养餐,还可学习中医药、营养、心理等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开展劳动年龄人口健康“保护行动”——劳动年龄人口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还可获得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早期筛查与干预服务以及职业健康体检、工作相关疾病监测、职业健康防护等服务。

 

开展老年健康“照护行动”——65岁以上老年人可获得疾病、营养、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等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服务。推广老年意外险。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养老机构、康复机构、家庭养老及护理型养老床位等养老服务选择。在老年人群中推广运用智能化设备。

 

十大工程

做实覆盖全民的重点工程

 

●心血管疾病防治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设立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居民可获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公共场所常规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服务。35岁以上人群可获得心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及评估服务。

 

●肿瘤防治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设立肿瘤防治中心。普及防癌健康科普知识,引导疫苗接种,居民可接受乙肝、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可接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等癌症筛查,高危人群还可接受肿瘤基因检测。癌症患者有机会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设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加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健康教育,40岁以上居民应接受肺功能筛查,高危人群应每年接受至少一次肺功能检查。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难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得到更好的救治。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设立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心。为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的疾病全周期解决方案,居民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护肝养胃”等健康知识,参与“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计划”。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获得完整的疾病诊疗方案。通过技术研发,让患者有机会使用创新药。

 

●心理健康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设立心理疾病防治中心。组织成立志愿宣讲队,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每个学校都配备心理辅导室和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每位学生每年都能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居民可在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妇幼保健机构、心理卫生专业机构、V爱之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场所获得“线上+线下”综合服务。

 

●脑健康工程

 

持续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加强脑卒中急诊急救、规范治疗和康复随访,创建2家高质量国家认证的卒中中心。脑卒中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急诊急救、规范治疗和康复随访服务。患认知障碍等相关疾病的人群实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可参与老年脑健康计划,接受脑疾病筛查。

 

●眼健康工程

 

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提升常见眼病诊查能力,开展“贫困老年人白内障免费复明行动”。中小学严格落实每日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的要求,实现校园教室照明、课桌椅符合规定。开展跨机构、跨学科合作,建设眼健康联盟,试点建设一家眼健康管理中心,为更多居民提供眼健康筛查、诊断、治疗、转介等服务。扩大视力筛查及眼底筛查人群覆盖范围。

 

●运动健康促进工程

 

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体育学院等优质资源建设主动健康管理中心,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底,居民可享受运动康复、体适能检查、运动安全评估、科学运动和膳食指导等服务。建成深圳市全科医生运动处方培训基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社会体育组织联动,执行“运动是良医”计划。探索利用可穿戴设备,开展人工智能辅助精准运动评估,促进居民科学运动。

 

●中医药特色服务工程

 

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依托辖区优质中医药资源,打造集健康教育、疾病防治、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为一体的高水平中医药服务体系。居民可在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获得中医药服务,如汤膳、茶饮等产品及新开发的具有明目、美容、强身等功能的食品。发挥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资源优势,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并建设国家中医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示范基地。高质量运营深圳市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捷、形式多样的中药服务。

 

●医产学研融合工程

 

聚焦生物医药、细胞与基因治疗、 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等领域,促进医学教育、医学科技、医疗产业、医疗服务协同发展。支持医疗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重大疾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推动医疗器械、药品、疫苗等产品研发、使用和市场推广。通过医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辖区居民优先享用尖端健康产品及服务。

 

微信截图_20240628084423.png

 

如何加入 《计划》? 居民可以扫码签约,免费加入《计划》。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会对接和联系签约居民,告知具体服务项目和流程。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