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评论员 周德萌
今年5月以来,龙华区整合多方资源,在全区69个社区全覆盖建设201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推动设施设备便捷化、服务内容多元化、资源整合高效化、服务平台高效化、志愿服务体系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沉浸式”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健康、快乐、充实的晚年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龙华区的举措,正是一次有益尝试。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龙华区不少驿站引入了智慧化养老设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这种科技与养老服务的结合,既提升了服务效率,又增强了老年人的安全感,体现了科技发展惠及民生的理念。
依托“亲邻社区”建设,龙华区各服务驿站不仅整合了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社区)长者服务中心等多方面的资源,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这种模式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龙华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可以变得更加完美,为了更好地关照老年人的生活,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加强个性化服务。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选项,以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深化医养结合。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提高驿站内医疗服务的专业性,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强化社区支持网络。建立更加完善的社区支持网络,鼓励社区的年轻一代参与志愿服务,增强代际间的互动和支持,营造更加和谐的社区环境。
促进数字包容性。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可能不熟悉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扩大社会参与。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养老服务行列,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强化监管与评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质量监管机制,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估,确保服务达到高标准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研究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
龙华区的“养老幸福圈”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创新实践,期待这一模式能够持续优化,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