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人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揭开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序幕。当得知洛阳和潼关相继失守后,惊慌失措的唐玄宗失去了天子守国门的勇气,只带着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及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近臣,西逃四川。安禄山即于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占领长安。不及离京的官员尽落安禄山之手,其中包括吏部郎中、给事中王维。
就当时的王维来说,已有大唐第一诗人的美誉。当时李白、杜甫的诗名并不及年少成名的王维。安禄山虽为莽夫,却也对名扬天下的王维颇为客气,从《旧唐书·王维传》所载来看,当叛军入城后,王维服下汤药,称患“瘖病”,也就是暂时成为哑巴。安禄山竟特别“怜之”,派人将王维送至洛阳普施寺拘禁。大唐京师虽为长安,但因武则天在位时久居洛阳,大唐遂有两都,洛阳即为心照不宣的第二都城,号称东京。安禄山见洛阳“宫阙尊雄,锐情僭号”,便是有了在此僭位称帝的想法。
一日,安禄山召集素喜歌舞音乐的唐玄宗乐队,先将不计其数的御库珍宝罗列前后,命乐队演奏。当时乐声一起,那些曾为唐玄宗演奏的乐人心感江山的天翻地覆,相对泣下。安禄山见状大怒,命军士拔刀亮剑,威胁乐人继续演奏。乐队中有个叫雷海青的,将手中乐器一把扔到地上,向西痛哭。安禄山当即下令,将雷海青绑于戏马殿,活生生肢解。
未隔多久,王维的好友裴迪至普施寺看望王维,说起此事,王维情难自已,将惯写大自然风景的诗笔写下这首《凝碧池》。首句“万户伤心生野烟”就表达了对京师沦陷、百姓惨遭浩劫的伤痛之情,第二句“百官何日更朝天”则直言他和大唐忠臣眼里的天子绝非篡逆的安禄山,而是西至四川的唐玄宗,最后两句“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则直接写到雷海青的惨死。纵观全诗,无不就雷海青的死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对大唐王朝的忠心。
王维没有想到,这首诗竟救了自己一命。
两年后,唐军收复两京,曾在叛军处任过职的官员一律按六等定罪。当时安禄山建燕称帝后,“为贼污者半天下”,意思是被唐玄宗扔下的文武百官,有在大唐王朝不得志的,有贪财恋位的,有认为江山将从此变唐为燕的,都纷纷投入安禄山伪朝为官。唐肃宗的“六等定罪”即“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贬”。当时不管王维是否被迫,事实是接受了安禄山授予的给事中之职,自在判罚之列。但唐肃宗为皇子时就久慕王维诗才,却不知如何法外施恩,这时有人将王维这首《凝碧池》呈献给唐肃宗。后者一看,即断定王维为大唐忠臣,再加上王维弟弟王缙平乱有功,又上表愿意将自己削官为民,以官职赎回哥哥之罪,唐肃宗遂将王维赦免。
对王维来说,这的确是挽救自己性命的一首诗,也是他全部创作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首诗。读王维后来的诗歌,很少再有大自然的纯粹妙趣,语言虽仍静穆,却终究多了一分沉重,多了一分意在言外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