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学校 七(15)班 宋欣娜
我是《木仙庵谈诗——唐僧的奇妙一天》剧组的一员。
本学期,我们读完《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汤老师组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改编《西游记》演剧比赛!我们选择的是第63回的“木仙庵”这一章节。
为什么选这个故事呢?在原著中,“木仙庵”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路过一片神秘的森林,被四个“树精”——诗林四杰拦住,他们用诗词和禅理考验师徒智慧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禅意,但对初中生来说,显得有点严肃,我们想,不如把它改得幽默一点,既有趣又能让大家有思想上的共鸣。刚进入初中的我们,都觉得学习有点苦,有点累,那我们就用这部剧让大家在笑声中体会学习和生活的智慧吧。
我们的改编过程
音乐的曲折
你们可能想不到,我们排练时背景音乐换了三次!一开始用了四川版《蓝精灵》,结果节奏太快,跳舞的时候完全跟不上;后来换成了《猪八戒背媳妇》,效果虽然搞笑,但排练时出了“意外”:桧树精需要拖唐僧上场,可我们扮演桧树精的同学个子小小的,而唐僧太壮硕了,根本拖不动!大家笑到肚子疼,那场排练成了我们整个组的“黑历史”。
台词的调整
原著台词比较正式,为了更贴近生活,我们加入了“三句半”的形式,还把学习生活融了进去。比如“语文语文学问深,出口成章如诗人”,是不是很有感觉,我们集思广益还创作了很多押韵的诗句,像唐僧的那句:“天下书生出我辈,一入初中岁月催。”感觉就像在说我们自己一样!
剧情的创新
原著主要讲禅理,我们觉得可能会让同学们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加入了拼诗环节。比如讲数学的时候,我们写了:“公式定理记分明,难题一看就解决,真行!”这种结合学习的内容,既幽默又让大家觉得有趣。
舞台的用心设计
我们的舞台背景用了人工智能生成的森林场景,加上租来的树精服装,效果特别生动!最有趣的是,我们还设计了角色亮相时的小舞蹈,虽然动作很简单,但配合音乐真的特别抓人眼球。
我们的感悟
演出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表演时,台下笑声不断,尤其是唐僧那段诗,很多同学都说:“真的好有代入感,就像在说我们自己!”老师们也觉得,这部剧不仅有趣,还能让大家在欢笑中思考学习的意义,纷纷给我们点赞。
这次改编让我明白,经典名著其实可以用很轻松的方式来表达,让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只要有创意,认真去做,初我们中生也能把经典改编得让人耳目一新。这让我们对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热爱经典,原来它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