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2月26日、27日,参加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光明代表团分组审议的市人大代表们,紧扣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围绕企业发展、医疗、交通等方面谈体会、提建议、话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工作安排部分提到,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医学战略科研机构,高水平建设高校医学院并与附属医院协同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10家研究型医院,加快建设国际医学城,让群众‘医’路无忧、更有‘医’靠,我们听后备受鼓舞。”市人大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院长何裕隆表示,建议市政府加大医疗投入,推动高端医疗资源下沉,配置更多医务人员和床位,同时在投入方面,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有所侧重。
交通永远是民生的热点话题。“建议优化跨区交通网络,重点解决光明区地铁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加快推动轨道交通线路延伸覆盖薄弱区域,增设企业密集区地铁站点,缩短公交接驳距离,强化跨区通勤便利性。”市人大代表,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系统研究总工程师李双双建议,完善国际交通服务,增加深圳机场直达国际航线,优化出租车支付系统,全面支持信用卡等外籍人士常用支付方式,提升城市国际通达性。
企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也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基石。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围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市人大代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苗向建议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帮助医药企业更好地把握国家政策,为企业加速审批提供技术指导,促进企业加快药品研发和投产。
市人大代表、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粉莉建议,关注和支持本土优质产业、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参与深圳市对外交流活动,为深圳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创造机会,促进深圳新能源产品参与“一带一路”及友好城市的产业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加大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助力深圳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东江模具(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制作技工郑海俊建议,加大对制造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本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高国产模具钢材的质量和性能;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搭建平台,促进软件与制造企业合作,运用数字化技术完善模具设计模块化软件,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职业机构合作,开设模具设计、制造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人才,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模具行业,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