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思韵/文 傅葩/图
“沙井优羽羽毛球训练营说关门就关门,我孩子才上了11节课,维权群里还有200多个家长。”“我到4S店买车非要我贷款才能给我优惠,不贷款一分钱不减。”……3月13日上午10点,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下称区消委会)秘书长刘俊斌率法律宣传教育部、投诉部等相关部室负责人,以及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做客本报“市民热线”栏目接听市民来电并进行直播。期间,市民来电不断,急切地讲述了自己的消费经历及维权诉求,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内容涵盖了教育培训、电信服务、健康医美、互联网服务、共享消费、售后服务等问题。
市民热线接听现场。
据悉,在热线接听开始前,本报连同区消委会举行了消费者权益义务监督员聘任仪式。宝安日报社与区消委会秘书处共同为区人大代表张琴、区政协委员陈蓉、社区代表冼劲松颁发消费者权益义务监督员聘任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全程监督并围绕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提想法和建议。
宝安日报社与区消委会秘书处共同为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社区代表颁发消费者权益义务监督员聘任书。
预付式消费投诉来电集中 区消委会“下线”即刻跟进办理
当天上午,区消委会通过热线电话协助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调解的案件一一登记,并安排工作人员“下线”后即刻跟进回复;同时,还就如何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寻求适当的消费维权途径等内容,为广大消费者支招。
其中,来电投诉不乏预付式消费方面问题,教育培训、医美健身类居多。市民王小姐来电称,她去年10月在沙井的“优羽羽毛球训练营”报课,花了6800元买了60节课程,现在孩子还有49节没有上,训练营已经人去楼空,老板还拖欠了场地大半年的租金和水电费,如今维权群已经有200多个家长,有的家长透露之前教练到处向家长借钱,称半年后能还钱,答应给借钱的家长赠送30节课,现在人跑了。市民施小姐来电表示自己也被该羽毛球训练营的教练兼老板骗了,她跟其他家长一样已去派出所报案。
刘俊斌表示针对多起类似的投诉,区消委会将高度重视,电话“下线”后会立即派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协助消费者维权。
对此,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针对教育消费方面,在商家已明确对外承诺“无理由退课”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求进行退课时,商家应当依约进行退课退款。而其拒绝退款,显然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商家退还剩余的课时费。其次,针对借款方面,商家向家长借钱属于民间借贷或者借款合同纠纷,家长可以凭转账记录、借款合同、借据等借款凭证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归还本金及利息。若该商家本身就无实际偿还能力,还虚构事由、以高额利息作为诱饵,携带集资款逃跑的,或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在此,律师还建议广大消费者在进行教育类消费时,应当谨防预付式消费,同时应当注意留存合同、支付凭证、微信沟通记录等有关证据,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谢小姐来电称此前在乔尼亚护肤造型(冠城店)充值1000元消费卡,后续店员向她推销肩颈护理年卡,称可以一年内免费做48次肩颈项目,做完即可全额返还,于是谢小姐又支付了3980元购买该年卡。使用7次后,谢小姐想继续预约做肩颈项目,先是被告知没位置,后续再细问其他时间是否有位置时,则被告知她最近做得太频繁,称她的年卡一个月最多可以做6次,但年卡合同中有约定一年内如果使用次数达不到48次,少一次要扣10%的费用,而且合同只是写了“5-7天为宜”,并不是一定要5-7天才能去一次,谢小姐表示店铺额外限制使用时间,会导致她在规定时间内不一定能做完全部次数,导致费用无法全部退还。她考虑到与店铺已经闹僵,且肩颈理疗项目涉及身体接触,因此她要求退回购买年卡的费用3980元以及充值金额中剩下的余额710元。然而,她与店铺沟通许久无果。
刘俊斌表示,区消委会自去年以来,接到类似谢小姐的美容健身类的投诉案件较多,很多时候工作人员无法联系商家进行调解,或者发现部分商家已经停止营业。为此,他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细致审阅合同条款,重点关注有限制消费者权利或免除、减轻经营者责任的条款;要收集好合同文本、聊天记录及缴费凭证等证据妥善维权。
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消费者应当全面了解所购买的年卡的使用细则及签订的合同。商家须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不得在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之外增设条件,不得刻意造成消费者的用卡消费困难。谢小姐可继续与商家协商退回未使用的卡金。如协商不成,建议收集相关证据,尽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推动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水平
张琴听取市民来电后表示,想要增强消费信心,就要降低消费者投诉率。她认为,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推动企业诚信经营、提高消费者对消费陷阱,特别是预付费式消费的辨识度以及维权意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逐步构建一个更优化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安心、舒心地消费,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陈蓉就“优化消费环境 共筑满意消费”提出建议:一是宝安区可以打造“场景+体验”消费升级新生态。比如培育夜间经济“星光走廊”。串联欢乐港湾、壹方城等商业体,试点地铁延时运营、外摆经济柔性管理,打造滨海夜游、文创市集等特色场景。二是建设跨境电商“体验中枢”。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建设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推广“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新模式,实现进口商品“即看即购即提”。三是建立消费教育“云课堂”。比如在“宝安湾”App开设维权知识专栏,运用VR技术模拟消费陷阱场景,提升市民防范能力。同时建议由区商务局牵头,联合市监、政数、城管等部门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将消费满意度纳入各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让“放心消费在宝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