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文 宋璐/图
▲科技重塑城市治理的变革正在宝安上演。
在宝安区重点路段,一套融合AI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正悄然改变着城市交通治理模式。记者从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及宝安交警大队获悉,从AI精准识别违停到“智慧大脑”全时监控,从空中无人机查违到地面铁骑联动,一场科技重塑城市治理的变革正在宝安上演。
AI精准锁定乱停乱放
三级响应显城市温度
“粤BXXXXX车主,您已涉嫌违法停车,请尽快驶离。”近日,有违停车主收到了这样的温馨提醒,这是由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AI识别机动车违停事件后,自动分拨至交警部门发出的劝离信息。
一直以来机动车乱停乱放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顽疾,特别是在公交站、地铁站口、路口30米范围内,以及消防通道、斑马线、人行道、盲道等重点区域,不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更增添了交通事故隐患。
整治乱停乱放,及时劝离、快速处置是关键。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牵头组织下,汇聚起腾讯、投控数科、丰图科技的高精度AI算法、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智能分拨平台等优势,共同推进重点路段视频探头AI识别机动车违停事件项目,现正进行试点。
▲试点视频探头画面中的禁停区域,预先植入了有蓝色线条组成的三维方框,一旦有车辆进入停车,AI便会自动识别并弹出提示信息。
记者在系统中看到,试点视频探头画面中的禁停区域,预先植入了有蓝色线条组成的三维方框,一旦有车辆进入停车,AI便会自动识别并弹出提示信息,经核查后自动将事件分拨到宝安交警大队。
执勤交警收到“线索”后再次进行审核办理,先通过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对违停车主进行通知、劝离,随后以电话或现场巡查的方式进行警示,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对于10分钟内仍未驶离的,交警队员将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并通过系统进行反馈,形成“系统AI发现-分拨-宝安交警大队处置”的工作闭环。
“处置违停的目的不在于罚款,而是引导车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城市交通所带来的隐患。面对停车位不足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了劝离、警示、现场处置的三级处置流程,给车主留出纠错空间。”宝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对于车辆在严管路段以及公交车站、人行道等重点区域乱停乱放的,将直接进行处置。
“智慧大脑”全时监控
多维场景智能识别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宝安继续向科技要‘人力’,向科技要‘效率’。我们与宝安交警大队保持密切联系,目前联合选定了38路视频探头作为试点。”区管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试点区域涉及前进二路、前进一路、新湖路、宝华路、新安西路以及宝安大道等,在每日7:00至20:00高峰时段,开展机动车违停不间断AI自动巡检,3月6日至3月24日试点期间,已累计处置224件机动车乱停乱放事件。
区管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宝安区始终积极探索“数智数治”的治理模式,管控指挥中心汇聚了全区的公共视频探头,并为城市治理、决策指挥和调度建设部署了宝安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平台(CIM),犹如宝安区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本次的AI技术自动识别机动车乱停乱放仅是其中的一环。“例如在去年防汛工作中,我们所融入的AI技术就发挥了作用,自动识别积水区域,提高了应急响应的速度。”据介绍,过去内涝区域主要靠经验与人为巡查去发现,存在发现不及时、指挥调度难等问题,AI技术实现了线下应急处置向协同高效处置转变。
接下来,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携手宝安交警大队根据试点情况,适时选择在更多区域应用AI识别技术,解决重点区域乱停乱放的“顽疾”。
“智慧交通”构建
“高中低”立体巡查体系
在宝安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的AI视频实战平台巨型屏幕上,跳动着交通异常巡查、电动自行车出行治理、重型车辆出行治理等板块的实时交通数据流,犹如电影画面科技感十足。这是宝安交警大队建设的“智慧交通”一期系统,现已基本覆盖宝安区主要道路和重点路口。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视频探头AI识别出的机动车违停事件。
记者采访时,系统弹出一条交通异常信息,视频显示在一座跨线桥上发生了两车追尾的交通事故。“这就是AI自动识别出的交通异常,我们经过人工核查后,第一时间派出交警队员前去处理。”宝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交通”一期系统的AI技术犹如“交通神经系统”实时感知全域路况,可以自动识别施工占道、机动车压导流线、司机开车抽烟、重型货车右转斑马线未停让等违法行为,发现交通事故、交通拥堵、107国道上有市民步行等交通异常,正逐步实现道路监管从“人海战术”向“智能感知”的跨越式转变,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测手段事件发现慢、人员长期盯梢值守的痛点。
此外,从去年9月份起,宝安上空已有无人机开始交通执法,在交警“飞手”的熟练操控下,无人机摇身一变成为守护交通秩序的“空中尖兵”,截至目前已取证上万宗。“未来,我们希望能构建起‘空中无人机巡查+AI视频监控+地面警力联动’的‘高中低’立体化交通治理体系,让宝安的城市道路朝着更安全、更畅通、更文明的方向加速演进。”
数据研判风险
构建动态预警模型
除自动识别交通异常、违法情况外,在AI视频实战平台上,还显示出多幅针对冲禁令高发路口、违停高发风险路段等问题的热力图和曲线图,并自动预判未来24小时各片区各类违法风险等级,根据数值进行排序。
▲执勤交警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并通过系统进行反馈。
“宝安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高,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再去处置难免被动,只有构建起动态风险预警模型精准布控提前预防,才能事半功倍。”宝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交通”一期项目正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实战模型,提升大数据赋能手段。现已经可以融合近一周多源数据进行二次运算,构建起动态风险预警模型,为各交警中队布控点位提供了数据支撑,在高发时段来临前提前出警,有效预防违法行为发生。
从传统人力巡查到AI全时值守,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推动风险隐患“靶向治理”,宝安正以数字化转型重塑城市交通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条“科技治堵、数据治违”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