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宝安口述史(第二季)今起连续重磅推出,同步启动第三季线索及人物征集工作

2025-03-31 07:11 来源:宝安湾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冬英

 

1.png

 

改革潮涌,涛声依旧。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站在这一历史坐标上回望,宝安这片承载着深港文化根脉的热土,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从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到1993年1月1日正式撤县建区,宝安曾经历一段从农业摇篮到工业新城的改革蝶变期。为触摸这段滚烫的历史,给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宝安区政协聚焦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延续开展了宝安口述史(第二季)征编工作,精选原宝安县不同领域的建设者代表20名,讲述在宝安这片沃土上发生的与城市相交融的敢闯敢试的奋斗故事。

 

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发现,当荔枝林让位给标准化厂房,当“三来一补”企业的星火点燃工业化曙光,当“打工仔”的摩托车汇入基建热潮,当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在阡陌间播撒共同富裕的种子,这片热土上的宝安人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完成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城区基因的重构,为深圳书写“春天的故事”注入了澎湃的基层活力,在南海之滨镌刻下生动的奋斗印记。

 

这里,跃动着改革基因的强劲脉搏。

 

从村村通水泥路到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从借外汇额度维护加固西海堤到用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从种植荔枝、改造鱼塘到探索出“宝安创汇鲜活商品生产的成功模式”,从“宝安县党员十先锋”评选到“镇镇办党校”育人才……宝安在改革开放中艰难突围。而这些探索,也为中国县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这里,闪耀着穿透时光的改革群像。

 

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个个时代“探路者”、改革“先行者”,面对“村村穷、户户苦”的困境,以超前眼光布局“三来一补”工业矩阵,用“贷款建厂房”的魄力打破发展桎梏;面对“党组织薄弱”“党员队伍不强”的质疑,用“带头致富”的行动坚定群众对发展的信心;面对“集体经济性质及分配”争议,用“股份制改革”的创新实践推开共同富裕大门。

 

“干工作、发展经济,必须大胆进行改革与探索,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响亮地对广大农村党员提出明确口号:‘敢不敢带头劳动致富,能不能领导群众致富’”“我们从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要牢牢将土地抓在手里,从不肯轻易卖出土地资源”“我连续63天每天骑自行车到财政局‘讨钱’,最后财政局局长都怕见我了,想办法批了5万元钱”……他们的故事里,既有运筹帷幄的智慧,也有脚踏实地的坚守;既有突破藩篱的勇气,更有为民造福的赤诚。

 

目前宝安口述史(第二季)征编工作已顺利完成,即日起,宝安日报将以全媒体方式,共分20期连续重磅推出征编工作成果。同时,同步启动宝安口述史(第三季)线索及人物筛选工作,拟精选1993年1月(宝安正式撤县建区)至2004年1月(深圳启动全面城市化)期间来自不同领域的宝安建设者代表,讲述在这片热土上亲历或见证的敢为人先的奋斗故事,带人们感受改革基因在宝安的代际相传,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勇毅前行。


征集令

 

为进一步拓宽覆盖面,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历史线索及口述者。按照第三季初步设定的历史阶段,请社会各界对应推荐相关口述者,数量不限。可扫描二维码下载表格,填写推荐口述者的姓名、联系方式、个人简介及主要事迹材料等相关信息,以附件形式发送至baoankss@126.com,推荐邮件请注明“宝安口述史+推荐人姓名+本人手机号”。也可致电本报市民热线0755-29950000咨询了解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填写宝安口述史(第三季)口述对象推荐表。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