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光明文艺 | 清明·重逢·新生

2025-03-31 08:43 来源:宝安湾

逄维维

曾经,清明于我,不过是书页间淡淡的墨痕。杏花微雨,欲断魂的泪水,仿佛只是遥远的诗行,与我无关。那时的我,正年轻欢愉着,以为清明的阴冷与悲伤只是别人的故事,自己只需远远避开就好。

直到父亲骤然离去,我才被狠狠推入清明的怀抱。那一刻,清明的温度不再是文字中的虚影,而是切肤的冷与痛。我惊觉,从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与浅薄。原来,清明才是最深情的节日,它承载着不可言说的深意与温情。

清晨,闹铃响起,我下意识伸手,想要为父亲换尿袋,推开门,习惯性喊一声“爸,我回来了”。拎着他爱吃的饺子,却只换来一室寂静。泪如雨下时,我茫然四顾。直到“不如见一面”的歌声响起,我才在清明的微光中,找到与父亲“重逢”的契机。

清明节,当我轻抚墓碑上的每一个字,仿佛在与父亲聊天,诉说着生活的琐碎;焚烧纸钱,摆放他爱吃的食物,我才顿悟:清明,不仅是伤痛的出口,更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归处。它让我们知道,有那么一个地方,承载着先人的过往,只要我们前往,就能在心灵深处与他们重逢。老祖宗留下的祭祀传统,不仅是仪式,更是跨越生死的眷恋与牵挂;饱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关怀,满溢温情与希望。

在坟前,我们点燃的何止是香烛纸钱?那是心中积压已久的话语,让思念和牵挂化作烟絮,翻山越岭,抵达彼岸。那吹向我们的火苗与灰烬,仿佛是他们隔空传递来的温暖。那一刻,生与死的边界在火焰与泪水中模糊。我开始明白,清明,成了唯一连接生者与逝者的节日。老祖宗将缥缈的思念具象成可见的仪式,是在提醒我们:逝者的爱,从未离开,而是在生者的世界里延续。

每一座墓碑下,都深埋着一段鲜活的人生。他们曾在这世间欢笑、哭泣、奋斗、拼搏。他们的故事与精神,如同种子,播撒在后人的心田。当我伫立墓前,与他们交谈,倾诉生活的喜悦与烦恼,那一刻,我真切触摸到清明的体温。

墓碑,多像一棵沉默的树啊。它的根深深扎入土地,那是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在寻找的根。这根,连接着家族的血脉,凝聚着先辈的教诲与期望,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归依。让我们在茫茫世间,不至于迷失方向。而墓碑顶端,向着天空伸展,如同树木的枝丫,承载着逝者对生者的深深祝福。

墓园,就像一座过滤尘世喧嚣的净化器。每次离开,我都像被不染尘埃的净水洗礼,洗去一身浮躁,带着宁静重返尘世。先人的墓地,于我而言,成了我安放心灵的另一个家。累了、倦了、想他们了,便拎上祭品前去看望。燃一炷香,在阴阳之间的对话中,梳理身上流淌的根脉。

清明与春天的相遇,绝非偶然。逝去的先人融入泥土,滋养大地,孕育新生命。而这些新生命,在春天以最蓬勃的姿态,演绎生命的轮回与不息。我仿佛听见泥土裂开的声音,藏着祖先的秘密、生命的秘密,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归宿。

那一刻,我理解了清明。它是生者与逝者的深情对话,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活着,更在于如何在离别中学会重逢,在悲伤中看见新生。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