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正金 文/图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召开工作部署会,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美育一件事”工作,以推动学生每年坚持做好一件事,通过“小切口”推动“大美育”。
▲王湛蓝和小伙伴在寒假期间为小区居民义写春联。
连续11年用自己的零花钱和奖金等,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为地震和水灾灾区捐赠善款和物资,并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航城学校少年王湛蓝,成为“每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生动、暖心案例,亦成为宝安美育工作的一个生动样本。
传承家风,频伸援手助困
王湛蓝自小生长在一个热心慈善公益之家,她的爸爸是一名资深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已有20多年。
2014年7月,王湛蓝刚满两周岁,爸爸便带着她参与由共青团深圳市委主办的第九届“鹏城会亲”助学活动。这次活动中,王湛蓝的家庭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她的爸爸也以她的名义资助了一名贫困小学生。这是王湛蓝第一次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2024年9月,共青团深圳市委发布第十八届“鹏城会亲”助学活动开始接受社会认捐的信息。王湛蓝立即和爸爸商量,从自己的零花钱和奖金中拿出1000元,资助了一名河源籍初二女学生。此时,已是王湛蓝连续十年参加“鹏城会亲”爱心助学活动。
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参加其他的爱心助学活动,并已坚持了近11年,先后为2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资助,为此收获了厚厚一叠公益活动的爱心证书。“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心,她的一生可能就此发生改变。”王湛蓝说。
全面发展,奖金全额捐赠
2023年3月17日,107国道宝安西乡桃源居人行天桥东侧台阶处,一辆载满橘子的三轮车因刹车失灵突然倒退,橘子散落一地。放学路过的王湛蓝带头和路人一起帮忙捡橘子的小视频,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
《宝安日报》对王湛蓝助人为乐的这件事迹进行了报道,并被《深圳特区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转载,获得10W+网友的点赞。那年暑假,在家长鼓励和美术老师指导下,她花3天时间将上述事件绘成画作《捡橘子》,并参加了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时隔不久,王湛蓝接到主办单位通知,告知其作品《捡橘子》获评二等奖,奖金1000元。拿到奖金后,她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花这笔钱更有意义。正好她4天前从电视里看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新闻。她当即决定将这笔奖金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在爸爸帮助下,这1000元善款成功通过甘肃省慈善联合总会捐赠给积石山县地震灾区。
事实上,这已不是王湛蓝第一次向受灾地区捐赠善款。2020年疫情期间,她向武汉灾区捐出3000元零花钱;2023年8月,她和小区志愿服务小伙伴通过义卖旧报纸并掏出个人零花钱,一共向河北省涿州水灾灾区捐赠1121元善款……记者昨日了解到,王湛蓝用于捐赠的善款,绝大多数是来自她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的奖金、发表作文收获的稿费,以及平日省下来的零花钱和压岁钱。
与书为伴,写书记录成长
因为全家人爱阅读,王湛蓝爸爸在自家公司的会议室里安放了一整墙书柜,目前藏书1万多册。这也是其家的“家庭图书馆”,现已开展50多期亲子阅读活动。王湛蓝还和家人一起,向湖北一农家书屋捐赠图书2000多册。
至今,王湛蓝已创作了100多幅画作,撰写了100多篇成长日记作文,其中《我想对您说声谢谢》《十年》《志愿红》《喝彩》等陆续在《宝安日报》上发表。
2022年4月22日,她的作文《爱的传承》被“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选登,并被“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推荐。王湛蓝还计划与父母共写一本叫《逗豆的课堂》的书,书中除了记录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会描述家庭在给予她爱的同时,也让她学会珍惜爱、感恩爱和回报爱。
“爸妈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教我一心向善;学校的老师一直鼓励我,将身边的美记录下来。”王湛蓝说,“我要把大家给我的这种爱一直传播下去,让阅读和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
凭借坚持11年的爱心助学以及累计超过500小时的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王湛蓝光荣入选中国少年先锋队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先后获得宝安区阳光少年、百佳青少年志愿者、文明使者,以及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员、最美鹏城少年之美德好少年等荣誉称号。王湛蓝的家庭,也曾被评为“深圳最具爱心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