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张丽丽为就医等待中的老人倒水。
“彭姑娘,我家老陈疼得动不了了!”天未破晓,洪浪一村空巢老人罗阿姨通过益民机构研发的“益愿达”小程序发出紧急求助。洪浪社区党委构建的“15分钟应急响应链”即刻启动:结对党员志愿者彭淑琼5分钟内抵达老人家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张丽丽携带应急物资赶往医院,大家一起“守护”着老人。
“别怕,阿姨,病历和医保卡都带齐了。”在医院CT检查室内,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无法平躺的陈叔让检查陷入困境。彭淑琼半跪在地,用身体支撑老人完成检查。陈叔在做身体检查,另一边,张丽丽从随身“助老应急包”中掏出热包子,塞进因慌乱未吃早餐的志愿者彭淑琼和罗阿姨手中。这些暖心画面,正是社区党委推行“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双联动机制的缩影——志愿者提供就近应急支持,社工衔接医疗资源与家庭照护,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
一个小程序架起“生命通道”,社区党委统筹织密辖区老人的守护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洪浪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建立起依托“益愿达”智慧助老平台,链接社工、党员志愿者力量,以科技助力的助老服务网络正在社区铺开。
“小程序不仅是求助按钮,更是情感纽带。”洪浪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通过益民机构技术赋能,“益愿达”平台已精准匹配6对“红色帮扶对子”,为6名特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与应急预案。从东莞赶回的家属告诉记者:“在父亲疼得说不出话时,是党委安排的‘老邻居’握着他的手做检查。”
目前,陈叔已在家接受中医理疗,党员志愿者持续跟进生活照护。接下来,洪浪社区党委将深化“平急结合”养老服务,联合益民机构升级“益愿达”智能监测功能,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定位等数据,让这张服务网络更加安全,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