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文/图
4月26日,“湾区少年 向新而行”宝安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此前,在4月19日至20日举行的第一阶段活动中,小学组与初中组学生已率先踏上研学之旅,深入探索宝安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发展。4月26日,高中组顺利完成研学之旅,标志着该活动全面覆盖不同年龄段学子,以“小学体验化、初中项目化、高中议题化”的分级分众思政教育理念,有机融合非遗体验、城市文明观察、科技创新研学等各类沉浸式、场景式、交互式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行走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将个人理想融入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时代浪潮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学生们参加思政小课堂。
如何“以行促思”?
创新模式,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
教育的革新往往从走出传统课堂开始,“湾区少年 向新而行”宝安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便是创新之举,开启了学生沉浸式学习与深度思考的“新实践”。
此次活动由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教育局、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团区委联合主办,以“小学体验化、初中项目化、高中议题化”为教学理念,精心打造了一堂思政教育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大思政课”。
活动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巧妙地设计了三条研学线路,涵盖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将课堂从传统的教室延伸至宝安区的各个角落。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踏上了一场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体验之旅。初中组的研学路线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未来感、活力感的探索之旅。
宝安学子在大族激光参观。
宝安学子在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体验。
高中组的研学活动更是将议题化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大族激光,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激光打标、激光切割以及自动化配套产品的高效协同,见证了中国制造的精度,加深了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认识;在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学生们了解了未来城市的概念以及低空经济在各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激发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变得鲜活生动,学生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成就,实现了从“课堂灌输”到“行走体验”的创新升级。
如何“以思辨激潜能”?
多元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宝安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中,丰富多元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为学生们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广阔舞台,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小学组特别设置了“小小讲解员”环节,学生们用童声讲述历史故事,通过担任讲解员,他们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综合素养。初中组则聚焦批判性思维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们围绕“AI工具的使用是否会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守心?守形?”等辩题激烈辩论,提升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组的研学活动则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参观科技产业地标的过程中,学生们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动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低空经济在各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活动还安排了思政小课堂,政治学博士、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政治教师、宝安区雏鹰教师导师阳力安开展思政小课堂。阳力安在小课堂上从“闯”“创”“干”三个关键词,向学生们分享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如何靠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不断在危机中涅槃重生,勉励学生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如何“以实践育人”?
深化思政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湾区少年 向新而行”宝安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小学组的罗同学表示,这次研学不仅让她领略了宝安的魅力,更让她对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时代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初中组的黄同学则表示,研学活动中的所见所感,使他学会了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世界,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
高中组的袁国铭和孙琪瑞同学也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大族激光和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研学体验,表达了对未来投身先进制造业或无人机研发等领域的憧憬和向往。“在大族激光展厅,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激光切割机‘削铁如泥’的场景,非常震撼了,原来课本里的‘智能制造’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改变生活的技术。希望未来投身先进制造业,成为像大族工程师一样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人。”袁国铭说。
孙琪瑞表示,“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展示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这些科幻场景,竟然已是深圳正在落地的项目。讲解员说未来需要既懂飞行技术又懂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这让我对职业方向有了新思考——或许我可以结合自己特长,向无人机研发或低空交通规划领域发展。比起课堂上的理论,这种实地探访让我更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也明白了‘跨界能力’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作为宝安区“我实践 我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分级分众的青少年思政教育品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发展成就为主线设计研学线路,鼓励青少年将自身成长主动融入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时代浪潮之中。通过此次活动,宝安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思政教育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未来,宝安区将持续深化“思政+研学”融合模式,推出一批思政研学推荐点位,发掘一批思政优秀教师和课程,完善思政教育长效机制,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