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丁小梅 通讯员 彭思梦/文 记者 蔡维泽/图
▲活动情景讲述节目《奋斗龙华·别Young青春》。
5月8日下午,“龙华‘青年+’,奋斗Young力量”龙华区2025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在龙华区青少年宫剧场顺利举行。团市委书记胡火明,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区领导李友华出席,龙华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优秀青年代表参加活动。
在当前青年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龙华团区委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深入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分层分类服务青年新模式。活动现场发布“十全十美,百分青春”青年工作计划,涵盖100场理论学习、500张优质床位、100个青年小店、100个创客空间、100个志愿服务项目等,旨在为龙华青年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成长机会。
时代责任赋予青年,时代荣光属于青年。近年来,龙华区秉承“选树一个典型、带动一片青年”的工作理念,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消防救援等领域,选树培养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冷晓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黄攀达等一批青年楷模。活动现场,冷晓琨、黄攀达、史喆3名青年代表结合各自深耕领域,讲述了奋斗、拼搏、追梦的青春故事,全面展现了新时代龙华青年自信自强、笃行担当的精神风貌。
▲“龙华青年奋斗导师”聘书颁发仪式。
为引导全区广大青年强化奋斗目标、找准奋斗路径,龙华团区委立足各领域发展需求,经严格选拔培育,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龙华青年奋斗导师”队伍。现场领导为8位优秀青年代表颁发聘书,勉励他们发挥自身经验与专业优势,带动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全方位展现龙华区的发展成就与城区魅力,龙华团区委立足青年发展需求,发布《龙华青年成长手册》,涵盖居住服务、就业创业、健康关怀、学习提升、娱乐社交等多个方面,让青年感受到龙华的温暖与关怀,促进青年与龙华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近年来,龙华区始终坚持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十大“青年+”计划,开展“万房筑梦”“青年跟党一起创业”“青年演说家”“青春招聘会”“青年夜校”等一系列符合当代青年需求的活动,全力打造超高密度城区青年发展的“龙华样板”,不断提升辖区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
活动现场,“老中青少”代表倾情演绎沉浸式情景讲述节目《奋斗龙华·别YOUNG青春》。从拓荒、崛起、传承到未来四个维度,讲述了不同年代青年在龙华留下的青春印记,深入呈现龙华的发展与青年的共同进步,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龙华青年的代代相传与生生不息。最后,活动在龙华青年主题曲《青春的底色》MV中落下帷幕。激扬的歌声回荡在剧场内,唱出了龙华青年对青春的热爱与执着,也唱出了龙华区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
“十全十美,百分青春”青年工作计划
1百炼成钢·领航学坊
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开展100场青年理论普及活动,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
2百场赋能·团建强基
全年至少新建50个超大型城区集约型团组织,围绕科技创新、经济金融、技能培训等开展100场青年活动,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3百站随学·充电港湾
全年创建100个青年学习驿站,提供便捷学习资源与交流空间,赋能青年动态时间分配与知识迭代。
4百宿无忧·安居逐梦
联合多部门开展“万房筑梦”安居计划,提供超500张优质床位、4000间安居公寓、8000套置业住房,增强青年归属感与幸福感。
5百岗淬炼·职海扬帆
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促进行动,开展“展翅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实干家计划”,提供800个岗位助力就业。
6百店聚势·点亮经济
挖掘100家青年小店,推出品牌提升、组织赋能、宣传推广等扶持措施,繁荣城市“烟火经济”。
7百创未来·智造工场
建立100个创客空间(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15分钟创业生活圈”。
8百师千课·赋能成长
创新打造青年夜校4.0,招募100名讲师,开展青年夜校课程1200期,服务青年不少于3.6万人次,全方位赋能青年发展。
9百志同行·益路花开
发布超100个志愿服务项目,引导青年积极参与,让志愿服务成为青春时尚。
10百人聚力·企动未来
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100名团干助企行”等青创支持,以青春力量赋能企业发展。
【相关新闻】
龙华优秀青年代表分享奋斗故事
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之志
昨日下午,在龙华区2025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中,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黄攀达,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史喆3名青年代表深情讲述了他们在龙华奋斗、拼搏、追梦的青春故事,激励更多青年以实干诠释担当。
▲冷晓琨作主题分享。
在分享中,冷晓琨讲述了乐聚机器人在龙华的创业故事,感谢深圳为年轻人提供丰沃的科创土壤。他介绍,当年他们选择了人形机器人这一最冷门的赛道,市场质疑声不断,但龙华从一开始就给予了乐聚最大的支持和认可,从早期的小团队一直培养到今天的国内人形机器人“三驾马车”之一。冷晓琨坚定地认为,当重大产业技术出现变革时,正是年轻人大展拳脚之时,而大湾区为年轻人提供了可以大展拳脚的土壤。在深圳、龙华的支持下,大家都有机会成为伟大时代的“破壁者”。
▲黄攀达作主题分享。
黄攀达围绕淬炼、蜕变、传承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在2019年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救援时刻、在2023年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项目金牌的团队精神、培养数十名新消防员走上灭火救援一线的薪火相传等成长故事。他表示,接下来,必当以“强国有我”的信念铸就忠诚,以“无奋斗,不龙华”的锐气突破创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接续奋斗。
▲史喆作主题分享。
“2020年,我从北京南下至广东发展,担任富士康科技集团的首席数字官,负责规划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蹚出一条自主创新路,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企业打造智慧工厂的标杆。”分享中,史喆介绍如何攻克技术难关、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团队助力“灯塔工厂”建设的经历。
史喆说,“今天的工厂,已经不是我们刻板认知里的流水线、打螺丝。以富士康为例,我们正在大规模提升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在这里,人人都大有可为。”史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