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吴琴诊
45岁许某某于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保障期间,因治疗主动脉夹层A1S型、细菌性肺炎、肾衰竭等疾病,获得“深圳惠民保”单一最高赔付金额超74万元;初出社会的朱某某,在保障期内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获“深圳惠民保”赔付4.8万余元;2岁幼童范某某治疗脑恶性肿瘤,总医疗费用超51万元,“深圳惠民保”赔付24万余元……截至2025年4月底,“深圳惠民保”累计赔付近26万人次,单人累计最高理赔金额达180万元,享受理赔的参保人最小为出生1个月的婴儿,最大为103岁的老人。
据悉,“深圳惠民保”是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共同指导,由商业保险机构具体承保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其保障范围紧密衔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医保目录内、外高额医疗费用,能够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
“今年升级版‘深圳惠民保’维持88元/年,保费不变,覆盖医保目录内、外高额医疗费用,年保障额度超400万元且实现一站式结算。”深圳市医疗保障局龙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惠民保’凸显普惠公益特性,参保条件宽松,无年龄、职业、既往症等限制,在深圳市内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共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可实现‘刷医保卡可同步结算’。”升级版的“深圳惠民保”还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具有多重特点,一是关注罕见病群体,罕见病自费药品保障范围增加至10种,报销额度提升至最高60万元/年。二是支持医药创新,将更多创新药械和创新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让医药创新产品技术更可及。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费用均纳入保障范围,以及将“港澳药械通”专项保障范围拓展至17种。三是将参加异地医保的随迁老人、异地就业或就读的深圳户籍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四是大幅降低产品理赔门槛,五项待遇免赔额较去年同期各下调4000元,群众产生医疗费用后更易获得理赔,大大减轻其经济压力。
“‘深圳惠民保’上线一周多时间,参保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人,足见参保群众的积极性和踊跃度。”上述负责人表示,为加大龙华辖区内宣传推广,龙华分局后续将联合各街道开展进社区、进小区等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视频,张贴“深圳惠民保”海报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
正常参加并缴纳深圳市基本医保的人员以及正常参加并缴纳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均可以参加“深圳惠民保”,且支持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为已参加我市基本医保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支付“深圳惠民保”保费。同时,政府将继续统一资助我市医疗救助对象、户籍残疾居民、困难职工、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参加“深圳惠民保”,做到应保尽保、应资助尽资助,兜牢兜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深圳惠民保”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为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市民可关注“深圳惠民保”或“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参保,也可通过“i深圳”、支付宝App进行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