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杨曦 熊丹丹 文/图
近日,光明区多部门开展专项活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强化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断头路”治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让市民群众安全便利出行。
区交安委办
推进东明大道失管路段“活起来”
近日,区交安委办组织开展东明大道交通安全专项调研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与此次调研。
据了解,东明大道根玉路路口至热带园兰园断头路段目前处于未通车半封闭失管状态,该情况受到广泛关注。为推动该路段规范管理并早日开通使用,调研组一行深入现场,结合路段实际状况进行勘察分析。
经现场研讨,各部门初步确定一系列整治方案:交警部门将对路段违停车辆进行集中清理;交通部门依据道路规划,恢复道路交通组织,完善断头处掉头口设施,并通过硬隔离方式增设非机动车道,保障通行安全;城管部门负责清理道路垃圾;建筑工务署则对道路两侧杂草及建筑废弃物进行全面清除。待各项整治工作完成后,该路段将恢复正常通行,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方便市民出行。
光明交警
“亮警”统一行动护航交通安全
5月13日,光明交警大队深入开展“亮警”统一行动,以常态化机制严管重点交通违法,全力打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光明交警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中,交警围绕松白路主干道及重点路口,聚焦“两客一危一货”、面包车、电动自行车、泥头车等重点车辆开展靶向治理。秉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原则,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此次行动共检查车辆263辆,查处交通违法90宗,其中现场执法60宗(电动车违法47宗、机动车违法13宗),非现场执法30宗(含不礼让行人10宗、货车右转未停让20宗),形成“整治—巩固—提升”的良性治理循环。
在执法手段上,光明交警深化“科技+人力”协同模式。依托指挥平台的“视频巡查+情报研判”功能,精准锁定违法高发时段、路段和车辆类型,动态调配警力部署。同时启用非现场执法新技术,通过电警执法、RFID等设备实现对重点车辆违法的全覆盖监管,显著提升执法效率。
在执法过程中,光明交警坚持宣管结合。将执法现场转化为普法课堂,通过“以案释法”开展警示教育,并向驾驶人发放《安全出行手册》。针对电动车违法骑乘人员,进行一对一宣传教育,强化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又讯(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 文/图)5月13日20时至14日6时,光明交警大队针对夜间工程运输车增多、涉酒驾驶风险上升等情况,在辖区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夜间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行动中,光明交警大队科学部署警力,设立2个车辆盘查点与3个酒驾整治点,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检查。此次行动共检查车辆130辆,其中普通车辆98辆、重点车辆32辆。经排查,查处轿车违法4宗、客车违法2宗、货车违法1宗、摩托车违法2宗、电动车违法19宗。在电动车违法中,酒驾3宗、醉驾4宗,未上牌、走机动车道、超标等违法行为分别为3宗、6宗、3宗。
玉塘市监所
走进销售维修门店 为电动自行车“体检”
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玉塘所(简称“玉塘市监所”)联合玉塘街道消安办,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辖区电动车销售、维修门店开展专项检查。
检查组重点查验电动车产品合格证、3C认证标识及蓄电池安全性能,现场检查车辆15台,依法对2台涉嫌违规改装电池、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电动车采取扣押措施,并对1家存在非法改装行为的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执法流程,对执法程序规范性及普法教育同步开展情况予以肯定,称此次行动通过“执法+监督”模式,既强化了电动车领域安全监管,也展现了阳光执法形象。玉塘市监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经营主体落实安全责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