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吴雪平 宋喆 孙一诺/文 记者 蔡维泽/图
到企业执法检查,通过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或房屋编码,即可生成执法监督码。执法过程公开透明,实行全流程线上记录,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同时企业诉求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今年3月,龙华区在深圳市率先推出执法监督码2.0版本——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两个月来扫码入企1000余次,为企业提供服务,备受好评。
▲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检。
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推行“无感赋码”智能模式,进入企业前,执法人员通过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房屋编码,或直接搜索企业关键信息,即可自动关联辖区企业信息库,无需企业额外申领“监督码”,由此实现“无感赋码”,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平台将监督范围扩展至辖区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入企行为,包括日常巡查、政策宣传、走访调研等,并通过数据留痕和智能预警功能,对高频次入企行为进行预警,实现监督范围全覆盖。
据了解,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端扫码,自动识别企业信息并生成入企任务,对行政执法与非行政执法事项分类填报。检查过程实时生成相应的电子留痕记录,精准描绘入企轨迹,让每项检查都留下可追溯、可验证的“电子档案”,有效提升涉企检查工作的规范性和公信力。企业通过企业端实时查看入企记录、行政检查结果或对入企行为规范性、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企业评价信息全程匿名处理,相关执法部门不可见、不可溯,评价数据直达监督部门,确保企业敢评、真评。监督部门针对企业的反馈将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扰企问题,推动执法服务水平优化升级。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扎堆、计划冲突”问题,龙华区建立“双向预约、企业决定”入企预告机制,依托平台提前向企业推送执法检查计划预约执法,同时鼓励企业主动预约执法单位上门执法检查,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接待时段的权限,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检查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切实提升执法服务精准度与企业获得感。
此外,平台特别设置联合入企模块,各单位行政检查计划上传平台,通过系统自动匹配,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检查流程,构建区街协同、跨部门联动的“小联合+大联合”拼团执法检查新格局,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在执法过程中,采取“柔性执法”+“在线会诊”,提升执法温度。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对主动自查自纠的轻微违法企业,开通免罚清单绿色通道;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复杂问题,搭建“专家在线会诊”平台,联动行业领域权威专家提供远程指导,助力企业科学整改、合规发展。
自平台运行以来,共开展扫码入企1000余次,其中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事项50余次,日常巡检、上门走访、普法宣传等非行政执法事项970余次,降低执法次数80.17%、执法效率提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