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雷小林 通讯员 刁飞燕
五月初,鹏城暑意初显,而周奶奶家中却清风徐徐。案板上切菜的清脆声、砂锅里汤羹翻滚的咕嘟声,与社工、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民生服务实景图。
在光明街道光明社区党委主导下,“暖心代厨”项目已开展了8场,覆盖独居、空巢等特殊老人,以“一餐热饭”为温暖纽带,探索出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
项目依托社区居民小组,精准锁定高龄、独居等6类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由社工、志愿者上门开展“代厨”服务。每月定期开展的“代厨日”活动,以“集中服务+辐射周边”模式展开,从城中村逐步覆盖至整个社区。在最近的一期活动中,社工与志愿者以周奶奶家为枢纽,将现包的手工饺子送至周边5户老人家中。83岁的张奶奶接过饺子,紧握着志愿者的双手:“这味道,像极了女儿的手艺。”截至目前,项目已开展入户探访20余次,服务长者100余人次,构建起“服务入户、关怀到人”的养老关爱网络,让温暖在社区流淌。
为破解志愿服务的可持续难题,光明社区推出“活力积分”机制。居民参与“暖心代厨”项目的食材采购、送餐等环节,便可获得积分以兑换商家服务券或生活物资,形成“付出-回报-参与”的良性闭环。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吸引18名全职妈妈、退休人员加入代厨团队。志愿者李姐说:“积分兑换是很好的激励,但每当看到老人们吃饭时脸上绽放的笑容,那才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
在现有成效基础上,光明社区正筹划深度链接社会资源,拟推出“10+1”公益套餐认购机制,将商户在“追光市集”里每售出10份套餐的利润转化为1份老年餐公益基金,并通过公示平台实现资金透明化监管。同时,依托“蜂巢体系”联动外卖骑手组建“应急送餐队”,送餐员在平日送餐时兼任“平安员”,同步排查上报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实现“日常服务”与“应急响应”双轨并行。
不仅如此,“暖心代厨”项目还聚焦“助老”与“扶困”双重命题,优先招募失业人员加入代厨团队,为其颁发“社区公益达人”证书,并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光明社区党委书记透露,正与餐饮企业商洽共建“代厨人才库”,未来将制定出既符合低盐低糖健康标准,同时融入广东独特饮食文化的老年餐规范,让“暖心饭”升级为“健康餐”。
从案板上的食材到老人餐桌上的热饭菜,从单向爱心帮扶到双向赋能激励,光明社区“暖心代厨”以民生服务的“小切口”,有力推动基层治理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