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金璐 通讯员 程可欣/文 记者 陈建华 蔡维泽/图
招商引资是驱动区域发展的“永动引擎”,更是撬动产业升级的“黄金杠杆”。今年以来,龙华继续高奏招商引资激昂乐章,凝心聚力,多维破局,打造招商强磁场,再引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助力产业生态“枝繁叶茂”,以蓬勃之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企业家代表考察龙华区国际合作中心。
打造招商“强磁场”
招商硕果缀满枝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航下,龙华区高举“全区招商一盘棋”的大旗,打破部门、街道间的“围墙”,让信息、资源充分流动起来,各部门、街道携手并肩,高效运转,为企业提供从“初相识”到“共发展”的全流程贴心服务。
区领导化身“首席招商官”,奔赴世界各地、国内重点城市,为龙华发展牵线搭桥。他们有的带队远征匈牙利、波兰,在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寻觅宝藏企业;有的穿梭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开展经贸交流;有的奔赴北京、上海等城市,深入调研重点产业集群,探寻合作机遇。
在“头雁效应”带动下,龙华精心编织出一张专业化招商“大网”,联动市、区部门及街道组团出击。他们提前摸清目标企业需求,带着诚意和方案,奔赴哈尔滨、济南、宁波等重点城市“敲门招商”50余次,凭借高效的服务,一揽子解决企业落地难题,成功与众多企业“牵手”,让龙华的招商“朋友圈”越来越广。
与此同时,龙华区积极拥抱行业商协会这个招商新阵地,与深圳宠物行业协会等机构交朋友,并借助2025全球人工智能展等展会平台,打开一扇扇展示窗,向世界展示龙华的魅力与潜力。
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6月,龙华区又组织市外优质项目合作对接会,搭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各方携手努力之下,今年上半年,龙华区对接超300家重点企业和机构,最终122个优质项目落户龙华这片发展热土。项目涵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巨擘,注册资本高达148亿元。它们不仅带来真金白银,更播撒下创新发展的“种子”,为龙华产业升级蓄势赋能。
提升招商“软实力”
护航企业速落地
招商引资的乐章奏响时,龙华所做的并非只有“走出去”扩大“朋友圈”,而是做好了方方面面的万全准备,引进与服务并重,与优质企业“双向奔赴”。
在产业用房领域,面对一些优质项目的诉求,工作人员化身专属顾问,一对一推介龙华区创新型产业用房优势,并一路“保驾护航”,为企业协调加快推进申报流程。
为确保产业用房物尽其用,龙华区又化身“智慧管家”,修订管理方案,开展随机抽查,让监管工作既规范又高效。同时,启动2025年动态评估工作,全面摸排入驻企业履约情况,推动产业用房入驻主体实现更多产出,确保每一处空间都迸发活力。
在招商路径方面,龙华区学习北京、上海等地先进经验,开展“以场景换投资、以生态引企业”的创新招商探索。目前,已围绕产业政策、产业空间、新能源、人工智能、工程建筑、政务服务、资本招商等方向,初步构建了辖区“双招双引”场景资源底板,梳理出智慧政府等多个具有落地潜力和转化价值的应用场景,为后续破解招商同质化、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发展“续动能”
产业画卷绘新篇
新技术、新产业、新项目快速迭代,优质项目已成各地政府捧在手心的“香饽饽”。
今年5月,《龙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活动暨十大国际化项目启动仪式的举行,正式拉开了龙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的全新序幕。
《龙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引国际友人关注。
行动方案重点聚焦市场、产业、企业、园区、平台、人才、城区、服务、文旅、营销等领域开展十大国际化行动,并在每个领域选取一个代表项目形成今年十大重点项目,即“1010计划”。其中,十大国际化行动中为龙华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蓬勃势头奠定了基础。
例如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速行动,将重点面向全球招引优质外企企业;实施园区国际化赋能行动,将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能承接国际资源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和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对外交往平台资源拓展行动,将重点持续拓展全球创新资源网络、扩大国际合作中心品牌效应、缔结一批国际友好交流城区。比如,提升国际合作中心“双500”服务内容:链接超500家外国商协会和国际中介服务机构资源,整合超500项国际化服务事项,打造投资龙华第一站国际“总客服”、对外交往项目“集聚地”等。
虽然上半年成绩斐然,但龙华区深知,为了保持产业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项目研判能力要持续提升,产业用房监管还得更加精细,部门间信息共享需更顺畅,应用场景招商机制也要不断完善。下一步,龙华区将积极争取市级项目资源,推动更多大项目落户;借助先进工具精准招商,对接重点经济区域,让龙华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高效招商机制,让各环节配合更加默契;完善产业用房政策与监管,打造优质产业空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方式;构建场景招商生态,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高奏招商引资的凯歌。
龙眼短评
以诚招商 以智引资
招商引资从来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项考验耐力与智慧的系统工程。2025年上半年,龙华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122个优质项目落地,注册资本达148亿元,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纷至沓来。这一串数字背后,是龙华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优化上的持续发力,更是对“精准招商、生态招商、场景招商”的深刻理解。
龙华的招商之道,不只是“走出去”,更有“沉下去”。从区领导带队奔赴全球重点城市“抢资源”,到联动街道、部门“织密网”,再到借力商协会、展会平台“搭舞台”,龙华构建起立体化的招商网络。这种多点协同的模式,不仅拓宽了招商渠道,也增强了项目的匹配度和落地效率。
更重要的是,龙华深知,真正的招商比拼不在签约那一刻,而在服务全过程。从产业用房的精准对接,到监管机制的动态优化;从“一对一”专业服务,到应用场景的前瞻布局,龙华不断打磨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龙华并未止步于眼前的成绩,而是主动对标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启动“十大国际化行动”,在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对外合作等方面谋篇布局,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龙华的招商引资,正从“引凤筑巢”迈向“育林成景”。这片热土所展现的,不仅是速度和力度,更有温度与远见。未来如何进一步释放招商潜能?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份不浮躁、不盲动、稳中求进的发展节奏之中。
龙华新闻评论员 周德萌
街道行动
观湖街道
探索招商引资新思路新方法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 通讯员 晋荣婷
今年以来,观湖街道以创新为引领,以实干为抓手,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思路、新方法,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成功引入全域(深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协创宝德智能计算系统有限公司等10个优质项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宝德计算机。
观湖街道积极打破传统招商局限,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多元招商平台。借助与产业部门、行业协会、国企、园区的紧密合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北京楚祥医疗集团招商项目中,通过协会牵线搭桥,市药械办指导,街道与企业迅速建立联系。经过多次高效的现场考察、座谈交流,成功吸引企业在锦绣科学园注册成立子公司,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为后续招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观湖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不仅注重单个项目的引入,更着眼于产业生态的构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锦绣科学园一期、瀚宇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捷顺、锦绣科学园三期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园;三一云都、泰豪科技园为引领的新能源产业园;鸿湖、鸿致为核心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
民治街道
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王雪敏
今年以来,民治街道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累计对接企业72家,成功落地企业30家,行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为产业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方式抓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一是制定“信息共享、协同推进”的招商工作机制,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确保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全程无忧、高效推进。二是拓宽招商渠道多元发力。充分发挥辖区企业集聚优势,鼓励龙头企业以商引商,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三是加强产业空间精准匹配。建立产业空间动态管理数据库,今年已帮助10余家企业成功选址,促进产业空间高效利用。
聚焦特色抓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深入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绘制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软件等领域的产业招商图谱,精准对接行业领军企业,靶向引进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优质项目。二是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在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聚焦总部经济,提升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推进深圳北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引育一批重点软件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园区代表;针对中小微企业,完善创新产业园配套设施,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创业空间。
龙华街道
构筑“近悦远来”营商强磁场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陈欣 通讯员 罗心桐 刘利
今年以来,龙华街道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构筑起“近悦远来”的营商强磁场。目前,累计对接招商引资企业19家,成功吸引复星开心购等9家优质企业落地生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街道深谙产业链集聚效应的重要性,创新成立“以商引商”工作委员会,将产业园区和优秀企业精心培育为“引商合伙人”。通过有效激活工商联会员的“朋友圈”与“客户圈”,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良性循环。
“街道正加速建设中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华油工业园等新能源产业集聚片区,探索将联润大厦打造为跨境电商全球选品中心,并持续跟进宝华工业园区等项目进度,推动园区品质升级。值得一提的是,青创园·龙华汇已成功获评龙华区示范智慧园区,现代化、智能化的园区环境显著提升了区域综合吸引力。”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不仅要“落得下”,更要“长得好”。龙华街道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街道领导挂点企业机制,对重点企业实现“服务到家”。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率队“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
大浪街道
聚力产业链下好“一盘棋”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周德萌 通讯 陈虹
今年以来,大浪街道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产业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聚力产业链下好下活招商引资“一盘棋”。
大浪颐丰华产业园。
在具体工作中,大浪街道创新招商方式,构建多元化招引路径。一方面,充分发挥园区和龙头企业优势,大力推动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通过开展江西恩珀、金谷金等企业招商对接服务,成功引进3家关联公司落地,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围绕电子信息、低空经济、时尚创意等领域开展补链强链招商,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此外,政企社联动机制同步发力,依托商会、人大代表等资源,搭建招商信息共享平台,探索“资本招商”新模式。
在空间保障方面,大浪街道科学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体系,形成了高端园区引领、特色园区支撑、配套园区协同的“金字塔形”产业空间架构。例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德泰科技园、联建产业园、能碳云谷、颐丰华创新产业园等高端数字化产业园区标杆。
福城街道
启动3个重点片区改造项目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今年以来,福城街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作为,通过强化空间储备、优化企业服务、精准靶向招商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鸿创科技园。
在空间资源整合上,福城街道主动作为,全面梳理辖区产业园区资源,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园区租出情况、产业定位和配套设施等信息了如指掌。目前,德凯、鸿创等新建园区有10.3万余平方米空置厂房已“蓄势待发”,梅观创新03地块也即将释放14.4万平方米的厂房面积。不仅如此,街道加快土地整备步伐,同步启动3个重点片区改造项目,预计未来3年将释放超7.5万平方米高标准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为优质企业入驻打造广阔舞台。
在企业服务方面,福城街道以在库企业为重点,主动上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搭建起融资助企、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全方位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要素保障。同时,鼓励辖区链主企业及重点企业发挥“头雁效应”,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集链成群”,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观澜街道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吴春华
2025年上半年,观澜街道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数字经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现代物流、现代文旅”等产业,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扎实推进了招商工作。累计对接企业20多家,其中中升星宏、西江国创致远、绿氢时代科技等3个亿元以上市外项目落地并完成注册。
同时,观澜街道主动谋划,联合区科创局、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摸排了一批意向企业,赴上海、浙江开展招商引资。经招商推介、现场邀约,琦星智能、梵煜电子等浙江机器人企业董事长组团回访,并计划公司内部明确深圳主营产品后,在龙华锦绣科学园设立营销中心并注册机构。上海爱餐机器人回访后,该街道联动区教育局,组织5所学校和重点配餐企业美轩央厨到广东爱餐考察,推动其尽快落地成立实体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潜力)企业——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计划回访行程,该公司正积极寻求政企合作,有迁移总部或设立子公司计划。
此外,观澜街道还联合区科创局赴成都考察了帝象先计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一片森林儿童博物馆等,并邀请他们到观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