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阅读
向新图强
龙华区2025年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
2025年1月1日,央媒发布2024年度封面人物,龙华区作为全国唯一获评的基层县区,被冠以“年度创新之城”称号。在获奖点评中,除了区位优势、深港交通网络与生态禀赋,特别提及:“无奋斗,不龙华”已经成为城区精神符号,催动着龙华区日趋国际化。
无奋斗,不龙华——这不仅是龙华发展历史的注脚,更是当下与未来的行动宣言。
同一日,龙华以“开年即开跑”的姿态启幕2025:新年晨光中,千名跑者沿着北站中心公园人才绿道踏光奔跑;次日,30个总投资229.6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端激光装备基地等项目澎湃起势;1月4日,深圳-南航低空智联中心揭牌,四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同步落地。三个场景同一种姿态,勾勒出龙华向新图强,“启程即疾驰”的奋进轨迹。
产业赛道上,龙华奋力书写“力度与精度”的双重突破:以“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互促双融为引擎,通过产业协同、技术创新、空间重构等多维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显示,1-5月,全区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持续恢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额超4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31.1%;规上工业延续向好态势。招商铁军开展精准招商超50次,与300余家重点企业、机构深度洽谈,推动122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大型央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与此同时;全市单体最大新型工业智算中心落地(首期算力1000P),有效推进千兆光网升级;多功能智能杆应用场景建设多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梯队。
企业培育彰显韧性生长态势:1-4月,龙华创新型中小企业新申报1043家,数量领跑全市;新增重点“小巨人”企业17家,占全市近两成,同比激增466.7%。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38家,总量排名全市第三;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940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创新梯队成型成势。刷爆社交平台的“大漠大”无人机表演,凭借毫米级定位系统、极端天气适应力与AI智能算法系统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IP。从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到华润三九建成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企业用创新实践注解向新图强的产业跃迁和“无奋斗,不龙华”的精神内核。
服务机制赋能发展动能。龙华积极探索“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路径,把企业诉求作为政府课题,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免申即享”改革,配套的“1+2+3”企业服务体系实现90项诉求闭环处置,396家重点企业纳入“绿色通道”;深圳(龙华)数字赋能平台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优秀平台;龙华(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推动28家规上企业落地国产软件应用,政务低空飞行平台实现全域实景三维管控,成为企业攀登的“数字云梯”。
5月,龙华以“在地国际化”理念为指引,发布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行动方案,开启城市能级跃升新篇。当智算中心的算力洪流与低空无人机的引擎同频共振,当企业申报书中的创新数据与政务服务平台的办结量相映生辉,向新图强的龙华人正以“脚下有泥土、眼中有星光”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书写属于2025的崭新篇章。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