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葵 通讯员 陈涛超 罗港君
随着“2025年福永街道多彩非遗进校园——腊肠制作技艺公开课教学活动”日前在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集团)兴围小学、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集团)下十围小学圆满落幕,本年度福永街道“多彩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画上句点。作为收官之作,此次以福永腊肠制作技艺为核心课程,以“唱、讲、演、做、品”多维体验,为十场非遗进校园之旅写下精彩注脚。
当天的腊肠制作技艺公开课在欢快的福永腊肠主题歌曲中开场,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化身“非遗引路人”,通过展示非遗图片,向同学们系统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十大门类,顺势引出福永腊肠这一“舌尖上的非遗”,趣味顺口溜、生动视频帮助同学们初识腊肠制作步骤。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授课老师与盛老师带来的情景剧表演——两位老师通过诙谐的台词与惟妙惟肖的演绎,生动呈现福永腊肠家族三代人坚守工艺、创新发展的故事,从老掌柜传授秘方时的严肃认真,到年轻传人改良工艺的活泼演绎,引得现场笑声不断,也让非遗传承精神深入人心。随后,教师亲自拆解腊肠制作的选肉、腌制、灌肠、晾晒等六大工序,细致讲解要点,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记笔记。
非遗传承人张女士则重点演示腊味凤凰盏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分组实践,在老师与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魅力。制作完成后,现场还特别准备了刚出炉的福永腊肠和凤凰盏,师生们共同品尝。醇厚气香的腊肠、咸香软糯的凤凰盏在舌尖散开,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赞叹,在味蕾的享受中更深刻体会到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课程尾声,教师深情讲述非遗背后的情感价值,鼓励同学们将传统非遗技艺带回家,引导家人制作家庭版的“福永腊肠”、让这一流传百年的技艺代代传承、香飘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