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罗晓婷/文 记者 陈建华 通讯员 叶琳/图
“您好,这是您点的餐。平时吃饭、做饭,记得少点盐,对身体好!”在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外卖骑手唐争穿梭在居民楼间,送上餐食时也递上一份减盐宣传手册,从“美食传递者”变身“健康守护者”。
近日,一支由家庭医生、网格员、社工以及外卖骑手组成的“健康信使”队伍,正以“健康入户100米”的服务微小场景,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为社区减盐行动注入全新活力,探索基层健康共治新模式。
家庭医生、网格员、社工及外卖骑手组成“健康信使”队伍。
多元共治构建
健康生态圈
作为广东省第二轮全民健康特色项目的示范案例,龙华区社区减盐干预项目由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牵头,联合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区中心医院章阁社康中心等多方力量,以党建引领整合“家庭医生+网格员+社工+外卖骑手”多元主体,构建起社区健康治理的新格局。项目聚焦60岁以上高血压老年群体,通过“三社联动”机制,已累计完成450余位老人的基线调查,开展入户宣传1600余人次,发放减盐工具包500余件、低钠盐1000余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外卖骑手纳入健康宣传网络,项目成功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100米”,成为省级健康项目在基层落地的创新实践。唐争笑着说:“以前送外卖最多就到居民家门口,现在穿上减盐宣传的马甲,不仅送美食,更送健康知识,听到居民说‘谢谢你’,特别有成就感!”
“四维服务”破解
行为改变难题
“以前医生讲减盐知识像上课,现在就像家人手把手教生活。”独居的李大爷高兴地说。这是因为,项目创新采用“知识科普+技能指导+情感支持+持续跟进”的四维干预模式:家庭医生负责专业讲解,志愿者现场示范控盐勺的使用,网格员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数据显示,这种高频次、生活化的干预方式,有效促使健康行为加速养成,实现健康促进的“三级跃升”。在认知层面,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知晓率从28.8%大幅提升至82.6%;在行为层面,家庭控盐工具使用率突破67%;在文化层面,成功培育“减盐防病”的社区共识。
这种“认知-行为-文化”的递进式改变,标志着健康干预从短期宣教向长效转化的成功实践。
▲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量血压。
打造可持续的
慢性病防控模式
记者获悉,项目接下来将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强、接地气”的社区健康服务队伍。即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与家庭医生”联动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新模式,定期为社区高血压老年居民提供入户减盐指导和随访服务,配套发放减盐工具包;组织开展“社区减盐宣传周”主题活动,营造社区减盐支持性环境。
这种将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以“小盐勺”撬动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基层健康治理“龙华路径”,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宝贵的社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