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谭旺盛 刘文芳
7月1日下午,新羌社区“社区治理智囊团”首届社区治理问题研讨会在新羌社区幸福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生学院)60余名师生,带着耕读研学的实践热忱走进社区,共同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社区委员郑少宁带领师生们走进“侨文化”时光馆,深入了解新羌的知青文化和侨乡历史,并通过播放纪录片,进一步展现了社区的发展脉络与活力。在幸福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独具风味的侨民美食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让大家从味觉维度感受侨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讨环节,北斗社工谭旺盛向师生们介绍了新羌社区的概况——从名字的由来、辖区面积到人口分布特点,勾勒出社区的基本轮廓,并且重点介绍了社区治理的重要成果《新羌志》。这部在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大领域深耕细作的社区实践“宝典”,为即将深入城乡开展调研的中大学子提供了宝贵思路和本土经验样本。社区为各讨论小组精心准备了社区简介资料及《新羌志》,学生们随即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社区治理关键议题展开分组讨论。讨论中,学生们还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将书本理论对接基层实践智慧,在幸福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的研讨空间内互动频繁,思想火花不断涌现。
据悉,新羌社区将持续深化“大学府、小社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优势,依托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核心阵地,持续优化机制,设计更多契合大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和有力的支持保障,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高校学子参与基层治理的“实验场”“试验田”,让“大学府”的智慧在“小社区”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结出实践硕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