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刘敏
由宝安区委党校打造的马克思主义时空教室暨马克思主义主题书坊7月17日上午正式启用,这一创新教学空间立足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通过“时空对话”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地方发展的深度结合,开启了沉浸式、互动式的干部教育新范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薛伟江,广东省委党校联络指导处四级调研员余贞备,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文献馆藏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詹延钦,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陈龙兴等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参观了其他主题教学区和宝安区委党校校史长廊。
45个台阶拾级而上,学员既能“穿越时空”对话经典著作,又能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破解现实难题,还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库随时充电,真正实现“沉浸式学理论,实践中悟真知”。
据了解,“马克思主义时空教室”和“马克思主义主题书坊”在2023年3月启动建设,设置了理论可视化教学空间、实践与理论融合平台、干部教育创新载体等核心功能。理论可视化教学空间通过文字展板、数字人视频、经典书籍,系统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时空脉络、真理足迹。案例教学中心聚焦宝安在科技创新、基层治理、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材,培养学员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时空对话”主题研讨区,学员们可以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新时代宝安使命”等议题开展跨时空思想碰撞,强化理论认同与行动自觉。
针对不同层级、领域干部需求,时空教室开发“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宝安实践”等专题课程,配套线上学习资源库,实现“线下沉浸式+线上常态化”学习结合。还有数字化资源库整合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党史国史资料、宝安发展历程影像等资源,打造集学习、查询、研讨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可为学员提供便捷的理论学习支持。
这一创新尝试,不仅为干部教育培训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宝安样本”。区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依托时空教室和主题书坊,聚焦湾区改革实践和宝安发展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互动教学过程,推动理论从“文本话语”转化为“实践方略”,打造理论深度与实践特色双结合的干部教育品牌和开放党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