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文 宋璐 实习生 凌越/图
当前,宝安区正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支持,以共建促共治,着力为市民群众打造更整洁、更有序、更宜居的城市空间。
7月23日,由宝安区文明办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共同组建的“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文明观察团”正式启程,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明使者”及媒体记者代表首站深入新安、石岩街道,用双眼捕捉城市环境秩序的“亮点”与“痛点”,化身城市治理的“最强外脑”与“民心桥梁”,将这股自上而下的城市治理决心,转化为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
罗租社区:三轮车专属泊位里的治理巧思
观察团首站深入石岩街道罗租社区。这个容纳了艾美特等大型企业的老社区,面临建成年代较早、人员构成复杂等治理难题。得益于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深入开展,观察团步行所到之处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看,电动三轮车都停在黄线框里,没有堵塞消防通道。”观察团成员指着一处划有黄色标识的区域说道。为破解三轮车乱停难题,社区专门规划专属泊位,并用醒目标识引导停放。走在罗租大道上,昔日超门线经营的“探头摊”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店主主动将杂物收进店内的自觉。树荫下,居民闲话家常、对弈手谈,一幅悠然自得的城中村新画卷徐徐铺展。
“与过去相比,可谓是焕然一新。”观察团成员由衷赞叹,但个别路面上违停、零星小贩乱摆卖等动态问题还是存在。“违停既伤市容,更埋下交通堵塞与消防隐患的种子;流动摊贩的占道摆卖和食品安全风险,同样侵蚀城市文明肌理。”区人大代表肖鹰表示,国家刚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文件,宝安区可以借势发力,进一步提升城中村综合治理水平,让老旧社区彻底蝶变。
海裕社区:绿意中的文明新课题
告别城中村,观察团来到新安街道海裕社区。
作为宝安中心地带,这里绿意盎然,草木葱茏,宽阔的街道两侧树影婆娑,精心修剪的灌木与缤纷花卉点缀着整洁的人行道。社区公园内,休闲设施完备,老人悠然健身,孩童嬉戏欢笑,呈现一派中心城区的宜居气象。
交通路口的变化尤为显眼。“不闯生命红灯,点亮幸福绿灯”的标语牌下,多数电动车骑手戴着安全头盔有序等待,但仍有个别行人低头看手机横穿马路,让观察团成员忍不住上前提醒。此外,地铁1号线宝体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位供不应求,形成新压力点。“城管、交警、街道、社区多方合力,海裕社区乱摆卖、非机动车乱停放等显见问题已大幅改善。”区人大代表宋颖琦表示,城市治理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域之力,它所仰赖的是每一位市民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共享共治,方能成就宝安持久之美。
暮色渐浓,观察团的首期调研接近尾声,成员们带着有温度的建议,将由区文明办归类梳理后转交至相关部门。后续,文明观察团还将陆续走进其他8个街道,扎根居民群中倾听“原声带”,当好宝安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的“宣传员”、群众呼声的“代言人”、工作推动的“监督者”,一同为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