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
8月8日晚,宝体场馆集群格外热闹。体育馆东侧刚刚修缮升级的篮球场附近人头攒动,“全民健身日”国民体质测试在这里吸引了众多前来健身的市民热情参与,附近的篮球场依旧火热,旁边的体育馆内则汇聚了众多羽毛球爱好者欢乐挥拍,远处“竹林”(宝安体育场)的灯光恍如白昼,数千市民在顶级塑胶跑道上畅跑……如此火爆的场景,只是宝安全民健身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宝安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指引下,以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立足民生需求,积极破解健身场地难题,丰富健身项目供给,提升健身服务品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答卷,也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呈现出一幅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炫彩图景。
小朋友在宝安体育馆外滑轮滑。
“15分钟健身圈”活力升级 各类赛事活动“星”光璀璨
家住新安街道的李大爷是宝体智能健身区的常客。扫个码,就能在智能器材上记录运动量、接受科学指导。“以前就溜达,现在感觉专业多了!”李大爷笑着展示手机里的运动报告。这正是活力城区宝安优化全民健身路径惠及百姓的细微体现。
截至2025年年中,宝安聚焦“15分钟健身圈”,全区各类体育场地已突破13000处大关,总面积近950万平方米,人均运动面积提升至2.06平方米,“1+5+N”的场馆布局(1个区级+5个街道级+N个社区级)日益完善。更令人瞩目的是,34套智能健身设施的投放,就像一颗颗“智慧明珠”,镶嵌在场馆周边、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将枯燥的健身转化为充满科技感的互动体验。
为解决场地“建好更要管好用好”的问题,宝安区打出组合拳:小区体育小场地惠邻里;大型球场则实行“公益+效益”的灵活模式——通过固定时段免费开放、其他时段优惠收费的方式,提高场地使用率,惠及更多爱好者。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对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统一维保,守护市民健身安全。
市民在宝安体育场内跑步。
“在家门口就能看高水平赛事,太自豪了!”前段时间,刚在宝安体育馆看完四国男篮赛的市民张先生,走出场馆时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是篮球爱好者,也是宝安全民健身赛事的常客。
如今的宝安,每年举办7000场以上、每天近20场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覆盖各年龄层、各兴趣圈层。全区“一街道一品牌赛事”建设卓有成效,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标签。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的智慧碰撞、茅洲河龙舟赛的百舸争流、“宝安杯”“宝体杯”系列赛的热火朝天……宝安区鼓励和支持羽毛球、自行车等单项体育协会蓬勃办赛,社会力量正成为全民健身赛事供给的主力军,高水平赛事的落户与区域特色赛事交相辉映,将市民的参与感推到极致,促进体育市场的活水源源不断,让宝安的运动氛围热情似火,奔向体育强区的步伐日渐铿锵。
公共体育服务浸润人心 全民共享普惠健身红利
在宝安,公共体育服务“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走进宝安游泳馆,泳道内人潮涌动。“每个月总会来游几趟,这里几乎是全市同级别体育场馆收费最低的,场馆条件和服务都很好,真的很贴心!”说起宝安游泳场、游泳馆,市民孙先生赞不绝口。
宝安体育中心场馆集群,持续多年的低免收费和优质服务,已悄然聚起无数市民的宝体情结,而这只是宝安多个区级及街道体育场馆服务百姓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3年至今,宝安区级及街道场馆已累计接待休闲健身市民超1930万人次,场馆活力日益攀升。盛夏期间,客流日渐高涨,负责场馆运营的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各部门忙前忙后,一句“人越多我们越高兴,说明服务做到市民心坎上了”,这从侧面展示着宝安体育中心场馆的服务品质与热情。
“授人以渔”的公益培训也是宝安公共体育服务的一大特色。面向市民的“万人体育技能公益培训”和“惠民体育技能推广”,涵盖项目超过50个,游泳、轮滑、羽毛球等热门课程近乎场场爆满。宝安还有每年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聚焦“银发健身”,太极拳、八段锦、柔力球成为中老年朋友圈里的“新宠”,保障宝安老年人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战绩成果丰硕。
支撑起这些服务落地的,是一支遍布街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目前全区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786人,到2025年底每千人拥有数将达到2.9人。每年,宝安还进行国民体质测试万人以上,开具“运动处方”万份以上。持续的“体医融合”宣传推广,已促进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8.3%。
“全民体测 科学健身”专场活动现场。
体教融合从娃娃抓起 聚焦成长与健康未来
全民健身,更着眼于健康未来和青少年成长。
前段时间,中国奥运会史上第一个乒乓球女单冠军陈静走进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实验学校,与在校学子欢乐交流。像这样的“冠军进校园”活动,全年在宝安持续开展,点燃孩子们的运动梦想。不经意间,体教融合已在这里深深扎根。
目前,宝安全区拥有100所各级各类体育特色(高水平)项目学校,39个体育项目布局丰富多元,常态化参加训练的青少年有4万余名。每天一节体育课雷打不动,目标是让每个孩子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宝安体校作为“国家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深圳试点)”,通过与高水平俱乐部深度合作,打造了更规范、更系统的后备人才“摇篮”。
体育后备人才的竞技成绩是青少年体育最有力的证明。自2021年起,宝安青少年选手在市级及以上赛场勇夺2562枚奖牌,其中国际级30枚。在2024年的深圳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宝安区代表团更是历史性包揽青少年组体育组团体总分第一和八大基础项目总分第一。宝安体校输送的曾蕊、黄博凯、林高远等名将闪耀国际赛场,激励着家乡的后辈们奋勇拼搏。
市民在宝体外的健身器材上锻炼。
短评
活力城区,步履不停
十五运会即将到来,作为赛会赛事活动的重要承办地之一,宝安正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全力筹备,将宝安人追求健康、乐享运动的常态化生活,充分展示在八方来宾的面前。
从设施网络的密度提升,到赛事活动的温度传递;从普惠服务的广度覆盖,到科学健身的精度指导;从体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到体医协同的健康导向——宝安正全力编织着一张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具获得感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这生机勃勃的“全民健身幸福圈”,不仅强健着宝安人的体魄,更塑造着“湾区之心”的独特气质与活力基因。
未来,宝安将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加速深化改革创新,让全民健身的福祉深度惠及千家万户,为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贡献更磅礴的“宝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