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周劼
近日,由宝安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发展和改革局主办的宝安区“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持续升温,吸引不少市民踊跃参与。与以往相比,本次征集的建议不仅关注宏观发展方向,更聚焦于可落地的微观解决方案,其中民生保障、空间布局、城市治理成为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领域,涌现出大量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金点子”。
道路精细化改造呼声高涨
市民建议保障慢行路权
在众多建议中,道路交通优化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多位市民指出,当前宝安区部分道路功能混杂,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相互干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一位网友以“优化道路空间分配,提升通行效率与安全”为题,呼吁通过拓宽或新增独立、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并合理增设人行横道与安全岛以及非机动车停放点,形成安全的慢行交通网络,实现城市“里子”和“面子”的共同升级。
还有不少市民提出相关建议,反映出随着电动车数量激增,市民对建立清晰、安全道路体系的迫切需求。市民陈小姐提出整治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的建议,希望能划分非机动车行驶道路跟人行道路。此外,还有市民建议精细规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通过因地制宜实施“街长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全面提升道路通行安全与效率。
呼吁优化城市空间
构建全龄友好社会
在空间布局方面,市民反馈普遍体现出对城市整体性与长远发展的关注。如有市民建议推动107国道市政化改造进程,通过优化道路断面、增设下穿隧道、提升东西向连通能力、完善人行与过街设施等方式,逐步弱化交通干线对城市的割裂效应,增强宝安区内各片区的空间联系与功能协同,助力城市结构更趋合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加强轨道交通覆盖也成为热点议题。多位市民建议多开设地铁站点接驳公交,希望将地铁9号线西延至尖岗山、桃花源等片区的规划纳入考量。还有加快福海街道文体公园及医院建设等建议,体现了片区居民对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热切需求。
在民生保障方面,建议内容更加细致入微,涵盖了从“一老”到“一新”的民生关怀。如“深化社区长者食堂建设”“保障骑手充电与换电便利”,建立“社区亲子互助中心”等建议,展现了对特定群体的人性化关怀。还有市民提出“小学生校园早餐工程”的建议,其表示,“一顿早餐,温暖一个家庭,提升一座城市。建议将校园早餐工程上升为区级战略,让宝安孩子吃上安全、营养、热腾腾的早餐。”
这些建议如同一座多元化的“民意样本库”,清晰勾勒出市民对宝安未来五年发展的深切期待,也为宝安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据了解,本次征集活动还在持续开展,欢迎大家为宝安未来五年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