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廖立新
都说小视频是吞噬大脑的毒虫,刷小视频成瘾无异于慢性自杀。
成瘾固然可怕,然而刷小视频也并非一无是处。今天我要谈的这本书,就是刷小视频的时候刷到的,在此之前,我对这本书一无所知。
这本书叫《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湘西王”陈渠珍在1936年寓居长沙时撰写的私人笔记,讲述了其作为援藏川军军官进藏、平叛、出藏的传奇经历,以及与藏族姑娘西原的凄美爱情故事。
视频里刷到的那一节,讲的恰好是陈渠珍手下劫杀蒙古喇嘛的场景。陈渠珍一行人断粮迷路,身陷绝境,幸而遇到蒙古喇嘛,蒙古喇嘛赠粮指路,允诺结伴同行四日,对陈等可谓有“生死人而肉白骨”之恩,而陈之兵士谢海舞等六人居然不顾陈之劝阻,于次日起程时悍然开枪袭击蒙古喇嘛,结果造成对方三死己方六重伤的惨剧。而极为讽刺的是,带头挑起劫杀事件的谢海舞,也因重伤而被同伴弃诸荒野。
坦率说,这个场景震碎了我的三观。我不敢相信,人性的黑洞居然会如此的深不可测。于是,我决定淘一本,深入探究一番。
翻开《艽野尘梦》一书,扑面而来的是与江南柔山秀水迥然不同的藏地特有的奇绝山川。如八浪登,作者这样写道:“无人烟,乱石嵯峨,洞穴天然如巨室。下临绝涧,深不可测。俯视河流,一带碧涛银浪,响彻山谷。弥望古树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数十丈,阴翳蔽天。古藤盘绕,藤粗如臂,叶嫩绿色,应手而断,盖千百年前物也。林中有物……其声呜呜,以数百计。”昔金圣叹评《水浒传》,于武松上景阳冈一节,作如是语:“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我心如金心,读到此处,即无番兵持枪来袭,亦不免心惊肉跳,肝胆俱裂。
比自然地理环境更险恶的,是西藏的社会政治局势。陈渠珍随钟颖川军入藏平叛,缘于彼时西藏局势的复杂、紧张与混乱。当时,清廷统治摇摇欲坠,这就注定了陈渠珍的平叛之路,无论川军作战如何勇武,都难以挽救大局。果不其然,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清廷统治的覆灭,哥老会组织在驻藏川军中串连举事,驻藏川军分崩离析,陈渠珍率亲信115人离藏东归,误入羌塘大草原,最终仅11人生还。
都说“烈火炼真金,板荡识忠臣”,人性当中那些真正美好的品性,只有经过极端环境、极端事件的检验,才能得到核实与确认。反过来也一样,极端环境、极端事件也会把人心至为暗黑的一面暴露在阳光下。从以糌粑喂饲随行牛马,到焚装杀马,到烧烤士兵遗体手足以食,到欲谋杀长官随身藏娃以苟延残喘,到恩将仇报负心劫杀蒙古喇嘛,这一群沦为亡命之徒的官军在极端饥饿的威胁下,人性泯灭,兽性勃发,做出种种骇人听闻的兽行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重情重义的藏族姑娘西原。早在波密平叛时,西原即骑马随征,舍身救护陈渠珍。陈氏决意东归后,西原一路相随,悉心照料陈氏。陈氏过雪沟右足不慎沾雪肿胀,西原“恒以牛油烘热熨之”,数日后,“竟完好如初”。断粮后,西原冒险持枪前往山谷打猎,亲手猎获一野骡,并用牛粪生火将野骡肉烘成肉干。当肉干也只剩下一小块的时候,西原坚决拒绝与陈氏分食,哭着说:“我能耐饥,可数日不食。君不可一日不食。且万里从君,可无我,不可无君。”队伍走散后,在风号狼嗥的恐怖之夜,西原手握连枪,彻夜未眠,守护着陈氏。在陈氏不胜愁苦之即,又是西原壮语慰之,“时已季春,天气渐暖,死亡虽众,我辈犹存,是天终不我绝也”。
可以说,西原就是这人性黑洞里唯一的一抹亮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多情的奇女子,老天居然也没有给她安排一个好结局。在逃出羌塘大草原抵达西安后,她不幸染上天花,瞑然长逝。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不只是因为书里写到的奇人、奇景、奇事、奇情,还因为本书语言极为干净,读起来略无阻碍,所配注释和插图均恰到好处地交代了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