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通讯员 粟小玲 文/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2025年5G工厂名录》,深圳市宝安区再添两张“国家级名片”——深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科技园5G工厂与深圳市佳贤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故障诊断5G工厂成功入选。作为全国唯一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宝安的产业转型生态正通过这两家企业的实践,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深圳中车 5G重塑轨道交通制造生态
深圳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成为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战略目标,以“数据先行,柔性生产”理念构建5G全连接工厂,于2024年成功实现“深圳车,深圳造”。作为深圳首家及唯一一家专业化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其5G应用已深度渗透生产全链条。

深圳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位于宝安的工厂。
在转向架检修等复杂工况区域,5G专网实现AGV、CTU与货架设备的实时协同,通过自动化流程完成物料上架、出库,减少人工介入带来的操作风险,设备闲置等待时长显著降低。智能拧紧设备凭借5G数据驱动技术,实现关键工序螺栓拧紧曲线的实时监控,螺栓紧固力合格率100%,有效规避过拧或欠拧导致的质量隐患,为轨道车辆制造提供全流程可追溯的质量保障。
依托5G混合专网与边缘云平台搭建的全链智能物流体系,覆盖物料扫码、仓储、配送全环节,智能料箱对余料的精准追踪使库存管理实现“零误差”,配合数据赋能的智能理货系统,生产排程响应速度与补料精准度大幅提升。这家拥有ISO/TS 22163莱茵质量体系认证、EN17460粘接质量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技术企业的制造企业,正通过5G技术推动轨道交通装备造修服务向“高效高质”发展。
佳贤通信 AI+5G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全流程闭环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佳贤通信打造的智能故障诊断5G工厂,以全自研技术体系为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树立了智能化新标杆。这座坐落于宝安区福海街道的万平方米智慧工厂,依托5G虚拟专网与UPF下沉部署,实现了生产数据本地闭环处理与毫秒级低时延传输,构建起“设备互联-智能检测-故障预警”的完整智造闭环。

佳贤通信工作人员在作业。
在智能制造核心环节,工厂搭载的AI视觉检测与自动化测试机器人,将5G小基站生产良率提升至99.5%;核心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凭借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基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潜在故障预警,诊断准确率超99.5%。通过“云平台+边缘计算”架构,跨部门设计协同周期缩短40%-60%,云端仿真算力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新产品上市周期压缩近三分之一。
在效率与成本优化上,工厂成效显著: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20%-30%,停机时间减少50%,人力成本与能源消耗分别降低40%-60%和15%-20%。依托200余项专利与AI-RAN、5G-A通感融合等核心技术,在5G-A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这家国内5G小基站龙头正以智能制造重塑生产范式。通过创新的数字化工厂与敏捷供应链,为全球运营商及行业客户提供领先的小基站产品,是推动“万兆社会”乃至未来6G愿景实现的坚实底座与关键力量。
宝安工业数字化转型 从“制造”到“智造”的鲜活实践
在宝安区的众多工厂里,曾经靠人工记录的生产数据,如今在屏幕上实时跳动;过去需要工人紧盯的生产线,现在AI能自动检测瑕疵——这是宝安区用工业互联网撬动数字化转型的日常。这里的经验,藏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里。
先靠政策“搭骨架”。从2021年起,宝安连续出台工业互联网政策,像给转型画好了“导航图”。顺着这张图,90家专业服务商聚成了“资源池”,1.2万多家企业轻松“上云”,30家标杆企业率先跑出了“加速度”,政策的“牵引力”变成了企业转型的“动力源”。
再让龙头“带车头”。法雷奥的车间里,AI指挥着全流程,连灯都不用开,成就了2025年的“灯塔工厂”;佳贤通信靠5G盯着设备,故障一冒头就被“抓包”,入选了全国5G工厂名录;鹏鼎控股建了个“管理大脑”,生产效率一下提高了30%。更关键的是,这些龙头不“独美”:欣旺达拉着7763家产业链企业一起改,古瑞瓦特串起1000多家光伏企业共享数据,1.6万家中小企业跟着“搭便车”,形成了“龙头领跑、全链跟跑”的热闹场面。
技术融合“提实效”是核心。在宝安,AI不只是个概念:有的工厂用AI排生产计划,有的用AI分配岗位,还有的靠AI管仓储,10大AI应用场景让生产“变聪明”。数据更实在:1538家规上企业里,96.8%都装了数字化系统,89%用着智能设备;407家企业算过账,转型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近17%,管理成本少花一成多,设备故障少了26%——数字背后,是工厂里实实在在地“省时间、降成本”。
最后靠生态“托底”。宝安建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拉着信通院给企业“把脉”;搭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技术平台,帮中小企业搞测试、做中试;连标识解析节点都成了“服务员”,给1386家企业打通数据链路。还连续举办多届全国性的工业互联网大赛,邀请专家大咖来支招,线上服务中心还让企业随时能查转型方案——从找资源到学经验,企业需要的支持,这里都能找到。
从政策到实践,从龙头到中小企业,宝安把工业数字化转型做成了“活生意”:不是生硬地改造,而是让技术真能帮企业赚钱、提效,这才是它能持续领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