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龙华新闻记者 张瑜 文/图
10月19日中午,深圳岗厦北地铁站附近发生了惊险又暖心的一幕: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三轮车突发爆炸起火,危急时刻,深圳市艺术高中高二(4)班学生田喆年、林润熙与一名福田中学学生挺身而出,凭借在校习得的消防安全知识科学处置,成功压制火势,避免了火情扩大,守护了周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临危不乱、见义勇为的举动,不仅获得深圳消防、公安部门的公开点赞,更成为新时代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

挺身而出的龙华学子林润熙和田喆年。
午间闹市电三轮车爆燃
时间回溯至10月19日12时40分许,正值午间出行高峰,岗厦北地铁站周边人流熙熙攘攘。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破了街头的平静——一辆停靠在充电位的电动三轮车瞬间爆燃,火焰迅速蹿起,浓烟滚滚。
“刚出门就听到爆炸声,转头就看见三轮车燃起大火,火势越来越猛。”事后,田喆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更令人揪心的是,起火车辆旁边,有多辆停放的电动车,不远处还有一辆载有煤气罐的汽车。
“一旦火势蔓延,引燃周边可燃物,后果不堪设想。”同在现场的艺术高中学生李嘉怡也目睹了全程,其告诉记者,当时现场不少路人因慌乱纷纷避让,一时无人敢上前处置。
课堂知识化作救命技能
危急时刻,田喆年与林润熙没有退缩。
“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学校安全课上学的消防知识,知道必须先控制火势,再等待救援。” 林润熙说。两人迅速默契分工:林润熙拨打119火警电话,清晰准确地报告了起火位置、起火物及现场险情;田喆年则迅速定位到附近外卖柜旁的灭火器,快步取来准备施救。
“报警时要讲清位置、起火物,这些细节都是学校安全课上反复模拟练习的,已经成了肌肉记忆。”林润熙坦言,正是日常的模拟训练,让他在慌乱中仍能保持冷静,为消防救援争取了关键时间。而田喆年对灭火器的操作更是胸有成竹:“学校每年都有消防演练,拔保险栓、握喷管、对准火源根部喷射,这些步骤早就刻在心里了。”
由于现场无风,火势相对集中,两人保持安全距离,共同对准火源根部持续喷射。短短几分钟后,明火被成功压制。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被彻底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及更大财产损失。

深圳市艺术高中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练。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勇气
“灭火后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怕,毕竟是爆炸起火,不确定会不会有二次爆燃。”面对记者的采访,林润熙坦诚地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但紧接着他坚定表示:“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上前;看着火势扩大而无动于衷,不是我们该做的。”
田喆年直言,灭火时看到车辆持续冒烟,也曾担心发生二次爆炸危及自身安全,“但如果当时没人站出来,火势蔓延成大火,会造成更大损失。”他说,自己曾在学校消防演练中实操过灭火器,心里有数,知道正确操作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控制火情。
在两位同学看来,这次成功施救的“底气”,源于学校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学校每学年都会开展应急消防演练,从报警模拟到灭火器实操,再到应急避险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细。” 田喆年感慨,“以前觉得安全课是理论知识,直到这次才真切感受到,这些知识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救命。”林润熙也特别提到安全课上的一句话:“遇到危险,不能只做旁观者,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力所能及的行动者。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从校园榜样到社会标杆
两位学子的英勇行为,很快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深圳消防、公安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对他们的义举点赞,称赞他们“临危不惧、科学施救,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仅勇敢,更有智慧和社会责任感。”李嘉怡在谈及两位同学时满是敬佩,“他们的举动温暖了整个社会,也给我们所有同学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而在深圳市艺术高中校方看来,这份“勇敢与智慧”的背后,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据了解,深圳市艺术高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具备一流科学文化素养和一流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秉持“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育人理念,将安全教育、责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定期消防演练、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技能培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田喆年、林润熙两位同学的行为,正是学校德育成果的集中体现。”校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艺术高中学子不仅有艺术才情,更有家国担当与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事迹,将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鲜活教材,激励更多学子践行责任、传递正能量。
在为两位学子点赞的同时,龙华区教育局也向全体师生发出提醒:见义勇为是值得弘扬的美德,但务必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学施救、及时报警”的原则。“我们鼓励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避免盲目冒险。”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田喆年与林润熙的行为之所以值得肯定,正是因为他们既展现了勇气,又运用了科学的方法,这为青少年应对突发险情提供了正确示范。
如今,这场惊心动魄的火情已平息,两位艺高学子用冷静、智慧与勇气,在危急时刻交出了一份满分的“青春答卷”,也向社会证明,新时代的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扛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