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41所学校师生、家长志愿者执笔绘就41幅创意画,龙华区多个社区街头朴素墙面变为斑斓艺术长廊

2025-10-27 08:43 来源:宝安湾

龙华新闻记者 雷钦健/文 陈建华 蔡维泽/图

 

墙面斑斓,青春绽放。近日,在龙华的大街小巷,千余名师生、家长志愿者手持画笔,蘸满颜料,在墙面前细致勾勒、挥洒创意,欢声笑语中,原本朴素的墙面逐渐被缤纷色彩点亮……这是龙华区“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的丰硕成果。一幅幅生动的创意墙绘成为居民争相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新网红”。


龙华区清湖小学师生创作的《萌趣生灵 破界互动》主题墙绘,位于清湖新村北门。

 

“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是今年龙华区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营造喜迎“十五运会”氛围、推进城市风貌提升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7月开始,全区共有41所学校的师生参与设计了41面墙绘,这些作品融入龙华民俗文化、城市景观等元素,既有500平方米的“巨幅画布”,也有十几平方米的“精致小品”,为城区增添斑斓色彩。


墙绘设计方案经前期多达十余轮的反复推敲讨论不断优化完善,今年国庆节后,设计作品分三批次陆续开始上墙,墙绘创作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将于11月下旬全部完成。一幅幅生动墙绘跃上街区墙面,一场场艺术实践融入社区肌理,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展现“百千万工程”亮点、增强民生福祉的新载体。


师生共绘 探索美育实践新路径


10月11日下午,秋阳正艳,位于福城街道茜坑社区茜坑老村的一处老房子的墙面旁,来自龙华区博文学校的师生们和家长志愿者手执画笔,精心勾勒。同学们或调色或描线,汗水与欢笑中,一个小女孩推动巨型柿子的画面在墙上栩栩如生。


龙华区博文学校的师生们创作的《童趣乡野·茜坑印象》主题墙绘,位于福城街道茜坑老村。

 

这是一幅寓意“事事(柿柿)如意”的巨型柿子作品,通过精湛的3D绘画技法,将一个直径近三米的橙红色柿子展现出强烈的立体效果,仿佛收藏于白墙灰瓦的仓库之内,给古老村落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


“茜坑原来就叫柿子坑,因为以前的原居民就在水库边种柿子。在客家话中,‘柿’和‘茜’同音,后来这里的地方就变成了茜坑。”茜坑当地居民张嘉欣说。


10月14日上午,大水坑社区桔坑路冠志厂区的一面高2.4米、长达40米的围墙旁,龙华区行知学校美术老师陈宇爵带领学生们在围墙上画上鲜艳颜色。墙面上,六头醒狮或昂首腾跃,或俯身探步,活灵活现,威风凛凛。


行知学校师生共同投入墙绘创作。

 

据介绍,墙绘醒狮稿图以岭南醒狮为主题,将传统文化带入校园与社区的公共空间。龙华区行知学校汇聚了27名学生、5名家长与6名教师,共同投入一场融合美育与非遗传承的社区墙绘实践。


“按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的校外课程与阅读课,是教育系统的‘每周半天计划’。这一次我们带领七、八年级学生在校外参与创意墙绘,实现了一次从课堂到校园,再从校园走向社区的延伸。美育不止于教室围墙,我们始终践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艺术学习在真实生活中生根发芽。”陈宇爵表示。


龙华区行知学校师生们创作的《韵动南粤 活力醒狮》主题墙绘,位于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桔坑路冠志厂。

 

学生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合作完成创意墙绘的乐趣,也在一勾一勒间体味醒狮非遗的韵味。行知学校学生刘倩菲面带笑容对记者介绍,“我们以醒狮墙绘来迎接‘十五运会’,醒狮代表着团结合作,我们坚信团结合作会赢得比赛的胜利。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绘画过程是一样的。比如,我在这里帮你调色,你在那里帮我补线条;我们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最终才能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美丽的作品。”


在大浪时尚小镇,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的师生们以墙面为画卷,将课堂上所学的色彩构成与创意设计,真实铺陈在城市空间中,原本单调的公共墙面也被注入了鲜明的主题灵魂。墙绘围绕“时尚、活力、国际化”的定位展开,融入了本地时尚产业的元素,勾勒出不同着装风格的潮流人物形象,传递时尚氛围和潮流文化。经常路过这里的时尚从业者黄海婷感叹:“老师和学生们把大浪的产业特色和精神气质都画出来了,每次路过都感觉更有归属感。”


多元参与 扮靓城市公共空间


龙华区“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是提升城区风貌、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更是龙华区群众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活动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教育局协调多方创造条件,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居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完成,以艺术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居民满意度。


大浪实验学校师生们创作的《生活吉意 果蔬之美》主题墙绘,位于大浪社区新岭路与永乐路交会处。

 

7月9日,按照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的统筹部署,龙华区教育系统面向全区中小学师生启动创意墙绘设计大赛,全区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创作。活动共收到156份投稿,经过多轮专业评审,85份优秀作品成功脱颖而出,涵盖人文风情、国潮动漫、龙华区域文化、科技未来等多个类别。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墙绘的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兼顾文化高度与地方传承,最终实现艺术性与审美高度的统一,同时发挥墙绘对市民尤其是儿童的审美引导作用。师生们又多次对设计稿进行打磨,最终确认了41幅设计作品。


历经数月辛勤的前期工作,国庆节后,来自41个学校的数百名师生担纲了41幅设计作品上墙工作。周边居民也主动为创作师生提供帮助,如为师生提供饮用水,为他们打伞遮阳等。


各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创作的墙绘,刷新了城市颜值。在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玉龙学校外围一道长达111米、高4.5米、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墙面化身艺术长廊,堪称“长篇巨制”。


科技未来与人文关怀也是此次墙绘系列创作的主线,位于龙华街道盛波工业园围墙的《科技未来城市互动》通过光影特效营造出全息投影般的视觉体验;观澜街道广培社区鹅地路的《萌趣互动童真创想》则用明快色彩将猫咪等动物进行拟人化设计,为城市空间注入童趣活力与艺术想象力。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的《绮梦敦煌》堪称传统与科技融合的典范,画面中敦煌飞天与带着VR眼镜的小学生共舞,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之美。


创意墙绘成为居民争相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新网红”。

 

在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如此大规模、区域性的墙绘创作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也属难得。师生携手圆满完成创意墙绘,其意义远超美育本身,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期待最终的墙绘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蕴含美的寓意与价值,并在完成后成为市民喜爱的打卡点,具备‘出圈’的潜力与社会影响力。”


共创共享

居民携手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景区景点,也在于一条条不期而遇的街巷。面子要好看,里子更能暖心。茜坑老村的居民们看到了“巨型柿子”墙绘的效果十分赞赏,主动向社区表示希望邀请师生到自家的墙面进行创作。


创意墙绘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品质的提升,更是城市认同感的提升。当居民亲自参与妆点城市时,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更强了。参与创作的龙华区未来小学学生刘晗雨感慨道:“以前画画都在纸上,这次在墙面上创作,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我们不仅学会了调色和构图,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堂课让我明白,美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更是可以温暖人心的。”家长志愿者范舒瑜妈妈说:“看着孩子认真给墙面上色的模样,我特别开心。原来家校携手带领孩子打造这样美丽的墙面,是如此有意义的事。”


龙华区未来小学的师生们创作的《全民动起来》主题墙绘,位于民治街道龙塘社区龙塘村篮球场。

 

家长志愿者朱婧涵妈妈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用画笔传递了社区体育文化中的拼搏精神,又让邻里在围观互动中多了份亲近,对孩子、对社区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联结。”还有家长对老师说:“陈老师,孩子特别珍惜这次机会,这是他很喜欢做的事情,我从来没见孩子这么专注过。”


参与感让居民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焕新的主角。市民莫健是龙华区某企业工作人员,对于像是约好了突然冒出来的墙绘,他赞不绝口,也希望参与其中。“后续有机会,我们企业可以为墙绘提供赞助。”


“全区40余处墙绘作品犹如散落的艺术明珠,将寻常街角变为充满诗意的公共画廊。事实证明,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是创意墙绘圆满完成的关键。”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城市人民建,扮靓城市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创意墙绘活动取得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预期效果。一是社区营造。结合“百千万工程”“一社区一特色”工作部署,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激活了公共空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二是城市形象。提升了龙华区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为“十五运会”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美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提升了其审美和协作能力。四是共建典范。创造了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城市微更新成功案例。


接下来,龙华将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鼓励学校师生积极运用创意设计以及更多艺术化的方式,共同妆点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文创和彩绘让龙华更加美好。此外,用好社会资源,扩大群众参与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百千万工程”社会共建经验。

 

 龙眼短评

艺术共创成就城市的真正魅力


近日,龙华区41幅创意墙绘陆续亮相街头,千余名师生、家长志愿者执笔彩绘,将朴素的墙面变为斑斓的艺术长廊。这是“百千万工程”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缩影,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的生动诠释——城市的真正魅力,永远蕴藏于那些由普通人共同点亮的美好角落中。


创意墙绘重塑了城市公共空间,让城市“里子”与“面子”共同焕新。龙华区此次墙绘活动由师生主创、社会参与共同完成。从全区师生的156份设计投稿中精选41幅作品,历经十余轮打磨,到老师领着学生们调色勾线,家长送水、居民打伞的支持细节,无不体现共建共享的理念。这种模式保证了艺术品质,增强了公众对城市建设的认同感,也启示我们:通过“微改造”激发市民创意与参与热情,同样能实现城市品质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当创意墙绘融入社区肌理,它不再仅仅是装饰,而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城的情感纽带:茜坑老村居民主动邀请师生绘制自家墙面,企业方面表示愿意为墙绘提供赞助,家长感叹孩子做墙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感叹“孩子从未如此专注”。事实上,墙绘将冰冷的墙体转化为有温度的故事载体,让街角巷尾成为居民共享的“开放式美术馆”,实现了从“空间更新”到“情感升温”的跨越。


创意墙绘为龙华留下了视觉盛宴,它的价值更在于探索可持续的社会参与机制。未来,或可将墙绘主题与社区文化节、体育赛事等动态活动结合,使其持续焕发活力。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形成更开放的城市艺术生态。龙华的实践表明,当城市愿意为市民提供表达创意的画布,市民便会回报以惊人的创造力和绚烂的笔触。


龙华新闻评论员 雷钦健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