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陈瑛

年少时观马王堆汉墓展,第一次知道“漆器”,震惊于它们的精致美丽,黑红的色彩鲜艳大气,器物大到屏风、凭几,小到杯、碗、首饰盒,工艺细致入微,光洁如新,让我不禁怀疑展柜里的究竟是文物还是刚仿制出来的复制品。我从此爱上了博物馆,千百年前的器物仍然如当年的模样,静静地告诉你真实的历史,让你与先祖没有距离地连结。漆艺,起源于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割开漆树树皮,采集流淌而下的乳液,做成光泽明亮、防水防腐的大漆。漆艺,作为中华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涵盖漆器和漆画两大领域,创作都要经过多次塑形、髹漆和打磨,几十道工序之后,方能看到漆器或漆画光滑细腻的表面,以及之下隐藏着的丰富层次与肌理色调。在深圳光明科学城里,隐藏着一位掌握这种千磨百塑的古老工艺的深圳工艺美术大师——赖常华。

▲赖常华。
赖常华,1983年出生于深圳,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深三代”。父母重视教育,赖常华6岁时,就在母亲的陪伴下拜国家一级美术师石墨为师学习国画,小学中学期间数次参加绘画比赛获奖,后来进入深圳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习。大学期间,他开始研究家具设计,接触了漆艺。深大艺术学院的蔡强、唐开君以及深职院的王效杰、张晓刚等教授在美术、家具和漆艺上引领赖常华走上了一条深度探索的道路,他迷恋上了漆艺。课内,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美术设计;课外,他独自在老师的工作室一遍又一遍地选材、制胎、裱布、裁剪、刮灰、打磨、髹漆……他在家具上作画,他喜欢大漆画出来的漂亮色彩。古语有云,“百里千刀一两漆”,大漆的原料得之不易。完成漆艺作品的过程繁杂,并且要克服气味与过敏的困难,很少有人能坚持,大学里这门手艺便成了“冷门”。赖常华很享受“冷门”所带来的孤独,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琢磨,反复地打磨塑形,看着红如珊瑚、黑如乌玉、褐髹紫髹等种种柔和细腻的含蓄光色从手底渐渐显现,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2007年,赖常华成为深大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中第一位考上学校设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侯佳彤教授对他的陈设艺术进行了更深入的指导,在漆艺上引领他走向更高的境界。后来,他认识了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建军,刘建军用四代家传的漆艺技艺指导他。民间高手对实用性的追求给校园里的赖常华带来另外一种冲击。在学术与传统技艺之间沉浸的赖常华很快崭露头角:2008年,他在全国首创动画漆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将这项专利应用于传媒书籍的制作出版,大受市场欢迎,作为学生的他,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这也让他对坚持自己的热爱有了更笃定的信心。2009年,“优秀毕业生”赖常华成为深圳市城管局的一名工程师,随后马上投入到大运会的景观提升工作中,2011年,他因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形象景观设计和建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国家级嘉奖。2016年,他被选调到光明。如今,在职场上历练多年的赖常华,从事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他与深圳、与光明共成长,见证了这片土地的飞速发展。工作之余,他依然热爱着漆艺,只要有空,他就钻进工作室,与漆为伴,制胎、反复髹漆、阴干、磨显、推光,千磨百塑后,层次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精美的造型逐渐显现,《犀角》《瑞雪》《可塑性动画漆画漆器组合》等一系列漆艺作品就这样在他孤独的享受里诞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2016年,赖常华获评高级工程师,2023年获得“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漆器漆画类)”称号。
最近,第15届全运会马术比赛在深圳光明举行,赖常华特地创作了一幅漆画,将他的专利应用在画中,作品中,马是会动的,蛋壳、螺钿等材质在大漆之下展现出独有的色彩,把赛马飞跃的脚步与奔腾的气势展示得动感十足。“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方生”,漆艺,这门诞生于中国的古老手工艺在现代艺术的表达中,依然还是那么美,那么深沉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