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通讯员 吴守欢 李怡铮 文/图
每当夜幕降临,晚归的城市奋斗者们行车经过广深公路-铁仔山路段,总能看到广东省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汇智研发中心(以下简称“汇智”)的璀璨灯光秀,如同一座“未来之城”的剪影,与园区内灯火通明的研发楼交相辉映,让人忍不住抬头多看几眼,一同感受那份拼搏的脉动。
这座开园仅两年的后起之秀园区,低调实在,势头猛烈,去年以70亿元年产值交出了一份惊艳答卷,而今年预计年产值近90亿元。铸造高光的背后,是宝安区委区政府一如既往的精准托举、近90家入驻企业的“硬核实力”,以及园区服务团队的“隐形护航”。
区委区政府始终如一的精准托举
汇智破浪前行,快速成长的背后,首先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从诞生之初起,汇智的每一步成长,都烙印着区委区政府“精准托举”的深刻印记。这种托举,不仅是资源与政策的倾斜,更是一场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


在区委区政府的战略蓝图中,汇智园区被赋予了“让专精特新企业蝶变为‘蛟龙’‘金凤’”的使命。这一定位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洞察:与其打造千篇一律的“产业园区”,不如培育一个能链接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的“创新枢纽”。
区财政局(国资局)作为核心“战略推手”,宝安产业发展集团作为产业“筑基者”,以“国资国企力量”为汇智园区发展注入确定性。从产业筛选到运营督导,让汇智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例如,园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70%”的硬性指标,便是国资筛选优质企业的“隐形门槛”;而“租金优惠+服务礼包”的组合拳,则让初创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专注核心技术突破。

▲德国代表团来汇智考察。
区委区政府对汇智的“厚爱”,更体现在资源倾斜的“精准滴灌”上。以今年为例,全区多个关键节点活动“不约而同”落地汇智,其背后的逻辑是:以活动为杠杆,将多种丰富资源“打包”注入园区,形成“磁场效应”。
“科创宝安·创投荟”(第29期)人工智能专场暨宝安区首批创新创业无忧空间发布仪式;宝安区 2025 重点“小巨人”申报辅导会;世界知识产权日暨检察开放日主题活动……从政策宣讲到知识产权保护普及,从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助企解决融资需求,区委区政府这种“生态赋能”模式,让汇智从单纯的“办公载体”升级为“资源枢纽”。数据显示,2025年汇智园区内新增优质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较去年增长约20亿元。

▲法国经贸团点赞汇智产业生态。
入驻企业与生俱来的奋斗特质
汇智园区有近90家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入驻企业,他们中既有深耕行业20年的“老兵”,也有瞄准前沿赛道的“新锐”,但共同的特征是:以技术为锚点,以市场为战场,用长期主义精神在各自所属领域深耕细作,最终闯出了一片天。

2024年5月,博源电子带着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决心,正式入驻汇智园区,并把这里设为公司总部,专注研发和办公。新环境新气象,公司上下一条心,鼓足了干劲。研发部对每一次测试、每一项数据精益求精;市场部风里雨里对每一次客户拜访充分准备;生产部的生产线开足马力,按时交付每一笔订单;售后部深夜依然认真耐心回复每一个疑问。这一年博源电子年产值超5亿元,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
“我们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注电源领域,产品包含消费类、通信类、充电类、新能源类、服务器类电源,客户遍布全国。2024年底,我们又成立了国际市场部,接下来计划进军海外市场。”博源电子国际市场部负责人廖华栋介绍,言语中透露着公司的雄心壮志。

去年至今,博源电子还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商”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搭建了智能自动程控老化车间、信息化组装车间等数字化产线,将生产效率提升40%。但其真正的“王牌”在于其技术壁垒,通过与华为、飞利浦等巨头共建联合实验室,博源电子将网络通信电源技术延伸至新能源光储充系统,开发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实现订单量大幅增长,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客一客科技是汇智园区另一家企业,与专注于制造业的博源电子不同,其只有两间办公室和几十号员工,却依托AI、大数据技术在去年创造出了近两亿元的年产值。

作为国内领先的产融营销科技平台,客一客以技术为支点,撬动了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其自主研发的匹配系统、拓客广场等SaaS工具,已服务超63万泛金融从业人员,2024年平台交易金额达186亿元。
“2018年我们公司正式成立,并确⽴以普惠贷款营销服务产业链+营销科技相结合的⽣态发展战略,2019年公司匹配系统上线,2020完成A轮融资,2021年完成A+轮融资,2023年进入稳步成⻓期。”客一客创始人凌玉飞娓娓道来公司的发展历程。
谈及入驻汇智园区以来的发展感受,凌玉飞脱口而出,“最初我们确实是奔着这里超高的性价比来的。”但随着不断的发展,客一客积极与园区不少企业建立了“产融生态圈”,其将金融科技能力输出至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逐步实现了从“工具服务商”到“产业路由器”的跃迁。
园区提供的“一站式”保姆服务
在汇智,园区服务不是简单的物业保障,而是一场关于“价值共创”的实践。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消防水管破裂事件,成为检验园区服务能力的“试金石”。物业从上午10点25分接到求助电话,到11点55分完成积水清理,仅用时90分钟。

这一“极速响应”背后,是汇智园区“三级应急体系”的支撑:物业值班团队3分钟到场、工程部5分钟关闭阀门、安保组10分钟堆砌沙袋,客服组同步巡查上下楼层。事后,企业赠送的锦旗上写着:“敬业爱岗办实事,热情服务暖人心”——这不仅是肯定,更是对园区服务“温度”的认可。
类似的故事在汇智并不鲜见。北京市高通(深圳)律师事务所搬家时,物业团队5分钟内到场协助搬运;强对流天气恰逢周末,汇智党员先锋岗值班人员主动巡查,提醒帮助未关窗的企业,避免财产损失……这些“小事”背后,是园区服务团队对“用户思维”的极致践行。

更值得关注的是,汇智园区服务正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例如,截至目前,汇智策划组织“让世界看见”产业出海、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供应链资源对接会等活动近60场,累计服务区内外企业4500多家超7000人次。
搭建汇智产业服务平台,通过与高校、科研、投融资、资质认定、财税法等近50家机构和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一站式企业服务;联动宝安区产业部门、商协会和机构,累计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海外商协会资源介绍、产业链资源订单对接、投融资和政策咨询等超80次……正是汇智这种全周期、立体化的“隐形护航”,让园区企业得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核心业务,全力冲刺技术高地与市场蓝海。
宝安产业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将汇智从简单的‘空间租赁’打造成‘生态共建’,从‘租金经济’到‘价值共创’”。汇智今年近90亿年产值背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政府-企业-园区锲而不舍努力的结果,三者携手也正在重塑传统产业园区的价值逻辑。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化,汇智园区或将为更多区域提供样本,而这座“不夜园区”的灯火,也将继续照亮南海之滨产业升级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