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易知

凤凰塔

宝安地图

素白陈公祠



龙津石塔

绮云书室

永兴桥

东宝行政督导处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宝安国际机场

北帝古庙

深圳·前海冰雪世界

竹林体育场
伶仃洋畔,潮起潮落,千年如一。从文天祥那一声浩然长叹,到今日深中通道如长虹卧波,这片名为宝安的土地,始终在历史长河中踏浪前行。
勇立潮头 敢为天下先
宝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宝安县的建立,迄今已近1700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流交融,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大海赋予了宝安先民生存的依托,也塑造了他们勇闯风浪的不屈精神。从沙井乡民联合东莞乡民抗击英法联军,发出“誓将与之决生死”的呐喊,到黄学增等人筹备建立中共宝安县党支部,在此播下革命火种;从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到震惊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成功壮举。宝安在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中,始终彰显着岭南热土的坚韧风骨。
这份源自历史深处的担当,在新中国的建设洪流中化为革故鼎新的磅礴力量。作为全省十三个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宝安率先破除旧制,激活农业发展动能;5万建设者靠肩挑背扛完成全县十大水利工程,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翻身村农业社、沙井蚝业生产合作社名扬全国,沙井蚝豉、蚝油远销海外,宝安的名字伴随商贸往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当改革开放的春雷响起,蓄势已久的宝安更是以一系列石破天惊的“第一”,在时代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全国首批、深圳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在此萌芽,打开了链接世界市场的新窗;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在此诞生,催生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沙井万丰村以股份制的办法向村民集资办企业,开创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之先河。无数个“第一”如繁星闪耀,将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因深深融进宝安的发展血脉。
湾区踏浪 潮头再扬帆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当国家战略的号角吹响,宝安这片承载着千年海风古韵的土地,大步开启崭新征程。
时代机遇汇流成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让地处大湾区地理核心的宝安,从地理“门户”跃升为发展“主角”;前海合作区历史性“扩区”,“前海的三分之二在宝安,宝安的五分之一是前海”的全新格局,赋予了宝安国家战略“主阵地”的重任;《前海规划》落地,宝安与前海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加强。
蓝图落地,实打实的发展动能喷薄欲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跃上“6000万”新量级,航线网络通达全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化身“全球会客厅”,持续拓展深圳对话全球的广度与深度;深中通道飞架东西,宝安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互联互通的桥头堡。从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到创新能力、工业实力、投资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均稳居全国城区第一方阵,一系列硬核指标,构筑起宝安面向未来的优势与底气。
发展成色,既见于宏大的地标与亮眼的数据,也浸润于可感可及的城区品质和幸福生活。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两大国际化特色街区一步一景,风貌卓然;“前海·宝中”“空港·会展”两大世界级地标商圈交相辉映,活力澎湃;全国首座全天景轿厢摩天轮“湾区之光”勾勒出迷人的城市天际线;宝安首创的“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成为中国职业围棋赛事开山之作;欢乐港湾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湾区之眼”、欢乐剧场、前海冰雪世界等文旅地标相继亮相,绘就一幅近悦远来的都市画卷。与此同时,“十分钟社康圈”的便捷服务、持续领跑全市的公办学位与保障性住房筹集供给力度,更让发展成果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穿越千年风雨,始终风华正茂。宝安的历史,是一部不断突破自我、持续焕发新生的奋斗史。如今,伶仃洋畔潮声依旧,宝安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新的辉煌。
宝安历史大事记
建置沿革
●331年(东晋),设置宝安县,取“得宝而安”之义,管辖今深圳、香港、澳门、东莞、中山、珠海等地大部分地区。
●1573年(明),改设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管辖今深圳大部分地区、香港和珠海市万山群岛一带。
●1914年,全国行政区域整编,新安县复称宝安县,隶属不变。
●1979年,宝安县撤县建立深圳市,次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1981年,恢复宝安县建制,辖特区外的原宝安县地。
●1993年,宝安县撤县建区,分设宝安区、龙岗区。
●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宝安迈上城市化之路。
●2007年,宝安分出光明新区,2011年分出龙华新区。
●2016年,宝安由原6个街道调整为10个街道。
红色征程
●1925年,深圳地区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宝安县支部。
●1928年,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今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召开。
●1940年,阳台山抗日根据地成功开辟并牢牢扎根,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的重要中转站。
●1944年,东江纵队在宝安县燕川村建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
文脉传承
●1220年(南宋),深圳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龙津石塔在沙井落成。
●1537年(明),西乡北帝古庙建成,该庙“三月三”庙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
●1662年-1722年(清),深圳仅存的古代三孔石拱桥——永兴桥建成,寓意“永远兴旺”。
●1816年(清),凤凰塔建成,是广东省现存数量较少的偶数层砖塔之一,也是深圳市最高的古塔。
●1885年(清),深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绮云书室在西乡建成,这里走出了我国第一个女博士、女律师郑毓秀。
经济跨越
●1958年,沙井蚝业生产合作社成为深圳首个获国务院奖状的劳动集体。深圳沙井蚝是新中国成立后深圳最早的国家级名牌出口产品。
●1978年,全国第一批、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在石岩上屋成立。
●1983年,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深宝安”正式发行。
●1984年,沙井万丰村以股份制的办法向村民集资办企业,开创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之先河。
●2013年,福永街道凤凰社区一宗地在公开市场挂牌出让,敲响了“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拍”。
●2023年,宝安区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新能力、工业实力、投资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均稳居全国百强区前五。
城市地标
●1991年,深圳黄田机场建成通航,2001年更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24年,成为内地第四个“6000万量级”的机场。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宝安体育场“竹林”同年竣工启用,是大运会足球比赛场地。
●2019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用,推动深圳进入“双会展中心”时代。
●2024年,当今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2025年,全球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中心——深圳·前海冰雪世界,拥有全国最大户外水上舞台的欢乐剧场以及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面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