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十五运会闭幕式炫起高辨识度“宝安风”

2025-11-22 08:10 来源:宝安湾

从刚刚斩获金牌又火速转场的“冠军狮”,到由上班族和村民组成的“草根龙”;从将香云纱舞出青春韵味的中学生,到在候场区不忘练功的粤剧萌娃,乃至镜头之外的编导、模拟运动员……他们是老师、是学生、是社区居民,更是全情投入的东道主。十五运会闭幕式璀璨的聚光灯在欢乐港湾熄灭,但那一股极具辨识度的“宝安风”仍久久激荡在前海湾畔。

 

这头“宝安狮”好忙

刚拿全运会金牌又来霸屏

 

桥头醒狮率先“C位登场”。新华社发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21日晚,欢乐剧场,当全运会闭幕式的热场音乐响起,来自咱们宝安的桥头醒狮率先“C位登场”!这张宝安文化名片可是刷足了存在感,从暖场环节的热烈互动,仪式篇章的隆重开场,到在最后的展演环节串联大湾区元素,都能看到桥头醒狮的身影。


在暖场部分,醒狮结合岭南古乐,与粤剧、英歌舞来了一场跨界融合;在仪式环节,他们负责开场;而在展演部分,他们更是串联起粤港澳三地5种特色创意项目,尽显大湾区文化交融的魅力。


这支队伍的“含金量”,远不止于舞台上的表现。由福海桥头醒狮团联合港澳青年精英组建的粤港澳联队,在本届全运会上斩获一金一银。其中,那枚南狮自选项目金牌,更是舞龙舞狮项目被纳入全运会群众展演项目后的首金。


为了备战,团队从4月就开始了“连轴转”模式。既要备战全运会比赛,又要排练闭幕式,队员们经常是比完赛领完奖,就火速赶回剧场排练。


福海桥头醒狮团用最生动的姿态,把岭南文化的精气神舞给了全世界看。 

 

这支龙狮队身姿矫健

舞出大湾区少年精气神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龙腾狮跃,福瑞相伴,湾区呈祥!在闭幕式上,欢乐剧场的舞台记录下了这群宝安少年的热血瞬间。璀璨的灯光中,他们身姿矫健,每一次精准的腾跃、每一次霸气的摆尾,都将岭南文化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就是宝安龙狮队学生分队。这支队伍由来自宝安职业教育集团、桥头学校、福永中学、和平中英文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的52名学生组成,其中舞龙32人,醒狮20人,涵盖了从小学、初中到职业高中的不同学段。


“这52名学生,是我们从全区乃至全市的龙狮好苗子中优中选优选出来的。”宝安职业技术学校龙狮社团指导老师、深圳市龙狮运动协会会长蒋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这支混编队伍的集结,正是宝安区多年来深耕体教融合与非遗进校园的缩影。


“这是家门口的喜事,大家都想把压箱底的绝活拿出来。”作为东道主,宝安学子们展现出了极强的荣誉感,他们正用手中的龙狮,舞出大湾区少年的精气神。 

 

这支舞龙队完美登台

绽放宝安龙狮非遗魅力


舞龙暖场表演。新华社发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当《龙的传人》音乐在闭幕式响起,和平舞龙队的18名队员与宝安区四所学校的学生共同登台,完美呈现了宝安龙狮的非遗魅力。


这支队伍人成员都是由和平社区原住民自发组建的“草根”班底。这次参演的14名女队员和4名男队员,绝大部分是上班族。为了在国家级舞台上完美呈现宝安非遗,队员们克服困难保证全勤训练,有的人请了半个月的长假,“这可是家门口的全运会,我们不能掉链子。”


为了向观众展示基围舞龙精神,他们不仅要进行高强度训练,还要应对雨后湿滑的露天场地。这对于讲究下盘稳的舞龙项目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这群来自福海街道的队员拿出了基围人的韧劲,全员咬牙坚持,最终化作舞台上的完美呈现。


这支社区舞龙队从社区广场舞向广东省、舞出了国门,其中女子舞龙队在2023年成为宝安区非遗传承项目。 

 

这个学校舞团不简单

成立一年就登上大舞台


舞蹈巧妙融合了香云纱、客家凉帽两项广东非遗元素。 新华社发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 刘正金)将香云纱的温润光泽凝作粼粼江波,让客家凉帽的质朴风情承载湾区记忆,十五运会闭幕式上,这阵极具宝安辨识度的“青春非遗风”大家捕捉到了吗?来自宝安区福海中学舞蹈团的19名少女,带来了原创舞蹈《云纱帽韵》。作为专门为闭幕式编创的节目,这段舞蹈巧妙融合了香云纱、客家凉帽两项广东非遗元素,主打浓浓的宝安特色与广东味道。


“欢乐港湾的舞台至少是我们学校舞蹈教室的10倍大。”带队老师胡园元在采访中说,现场参照物较少,定点困难,而这个两分多钟的节目偏偏队形变化繁复,“不到两个八拍就得变一次队形”。


福海中学舞蹈团2024年才成立,这19名登台的学生是学校招收的舞蹈特长生,建团仅一年就登上了国家级舞台。自今年8月底接到通知,师生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9月利用晚修和周末在校内抠动作,10月初转战桥头模拟剧场适应场地,10月6日进驻欢乐港湾实地排练,11月9日起全队正式全脱产投入最后冲刺。 


这对粤剧萌娃太酷了

扛起传承岭南文化大旗

 

王一然。崔博实。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 文/图)《龙的传人》与《粤韵颂风华》里的两个粤剧萌娃大家注意到了吗?他们就来自咱们宝安!

 

闭幕式暖场环节,一位身披“龙王”大靠的威武少年和一位笑靥如花的“小花旦”,一左一右惊艳亮相。他们在一众表演者中格外抢眼,导演组都忍不住夸赞他们“做得最棒”。

 

这两位小戏骨,正是来自蚝业小学粤剧社团的崔博实和王一然。

 

别看他们年纪小,来头可不小。11岁的崔博实学艺已有5年,曾拿过第十五届粤港澳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金花”称号。这次他一身“龙王”的行头,霸气十足。三年级的王一然学粤剧两年多,这次演出,她不仅要展现粤剧身段,还要配合武术表演。

 

不过,想在全运会闭幕式上当“角儿”,可没那么容易。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那身行头。“戴上头饰,感觉头上像顶了一个大冬瓜。”崔博实形容得很形象。除了“顶冬瓜”,还有“刷墙”般的化妆体验。为了呈现完美的戏剧妆容,孩子们每次排练都要早起,粉底一层层往脸上刷。

 

“一起排练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说,羡慕我们学校有专门学习粤剧的团队。”王一然指的是成立于2012年的蚝业小学粤剧社团,如今已有近60名学员,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称号。


这对宝安粤剧萌娃,当晚用稚嫩却坚定的肩膀,扛起了传承岭南文化的大旗。 

 

当老师遇上全运会

宝安教师舞蹈团将排练场变成课堂

 

宝安区教师舞蹈团。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 文/图)与合唱团的初中生合作,和大学生共同舞动,此次闭幕式上,宝安教师舞蹈团的身影活跃在暖场环节的多个节目里。舞蹈团的19名一线教师中有舞蹈老师,也有教健美操、教武术的体育老师。自10月初接到任务,他们就开启了极限模式: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赶往欢乐港湾排练,直到上周才得以“脱产”,全身心投入最后的冲刺。


有趣的是,即便身份转换成了舞蹈演员,这群宝安老师还是忍不住将排练场变成课堂。


在一个需要展现演戏状态的环节中,合作的大学生略显青涩,放不开手脚。宝安的老师们见状,立刻职业本能爆发,主动上前引导:“来,跟着我们的情绪走!”他们像在课堂上一样,一步步带着大学生们入戏,把气氛炒得火热。而在与小白鸽舞蹈团的初中生合作时,看到孩子们的动作风格不统一,老师们又忍不住开启现场教学模式,亲自示范、纠正动作,硬是将排练场变成了课堂。 


文艺展演编导像是一次漫长的备课

 

福永中学舞蹈老师张馨。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 文/图)机械臂灵动挥舞,舞者在充满科技感的轨迹中穿梭;海风吹拂的舞台上,“建设者”们用坚定的步伐丈量着城市发展的足迹……当全运会闭幕式的这些震撼画面刷屏朋友圈时,在舞台侧方,福永中学舞蹈老师张馨正紧握着发烫的对讲机,目光紧紧追随着每一个走位。作为参与此次全运会闭幕式文艺展演的编导之一,她已经在这里驻扎近两个月。


早在今年5月,张馨老师就已经接收到此次全运会闭幕式编导的任务。从前期的动作创编,到进驻新桥体育馆模拟排练,再到如今欢乐剧场的现场合成,她参与了闭幕式展演部分第二、三、五、六篇章的创排工作。


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张馨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脚下的舞台。不同于常规剧院或体育场的舞台,欢乐港湾的舞台背靠大海,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场域,她必须打破以往的惯性思维,用更前卫的视角去思考演员与舞台、与城市的融合。在第二篇章“闯海逐浪”中,为了展现深圳从建设初期至今的发展历程,导演组将演员设定为“建设者”身份。在张馨和其他编导的编排下,演员们用行走的视觉效果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建设者的足迹。


在“科创向未来”这个充满科技感的篇章中,编导们需要结合机械臂的轨迹为舞蹈演员编排动作,这是张馨第一次尝试与机械臂“共舞”,这种科技与艺术的碰撞,让她这个深圳老师觉得既新奇又过瘾,“这很深圳!这种碰撞也拓展了舞者肢体的可能性。”


张馨老师把这次闭幕式看作是一次高强度的进修,在与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团队合作中,吸取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就像是一次漫长的备课,希望回到学校后,能做出更适合学生、更能挖掘学生特质的舞蹈作品。” 


733名“模拟运动员”

没有镜头 同样是主角

 

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慧怡)21日晚的全运会闭幕式上,我们看不到这群人的身影,但他们也是闭幕式流畅运转的基石。


在正式演出前的几次带观众全流程联排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运动员”,他们胸前挂着“模拟运动员”的证件,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地走过舞台。他们不是刚拿了金牌的体育健儿,而是来自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的733名学生,在彩排中代替真正的运动员走位、站队、模拟流程,帮助导演组精准计算时间、调整动线。“虽然正式直播时镜头里没有我们,但我们要确保运动员入场的每一秒都不出错。”


这733名模拟运动员要跟随志愿者入场,全程双手挥动,升国旗时必须精准向右转行注目礼。联排中,从未出现走错位或被喊停的尴尬时刻,这种极高的执行力,换来了导演组的高度评价:“从接任务到落地零差错,全程专注投入。”


虽然是模拟运动员,但学生们的情感是真挚的。当在这座海边的舞台上挥手欢呼时,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内心非常澎湃,想到的都是我们国家如此强大。”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